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11-05 20:02: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为加粗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 ]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 .假如
B .假装
C .借助,利用
D .假的



2、阅读题  文言文(21分)
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人。先世居奉化,自祖父居鄞,至来咸徙同里,从同里单思南受内家拳法。内家者,起于宋武当道士张三峰,其法以静制动,应手即仆,与少林之主于搏人者异,故别少林为外家。其后流传于秦、晋间,至明中叶,王宗岳为最著,温州陈州同受之,遂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宁波叶继美为魁,遂流传于宁波。得继美之传者,曰吴昆山、周云泉、陈贞石、孙继槎及思南,各有授受。思南从征关白,归老于家,以术教,颇惜其精微。来咸从楼上穴板窥之,得其梗概。以银卮易美槚奉思南,始尽以不传者传之。来咸为人机警,不露圭角,非遇甚困不发。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有恶少侮之,为所击,数日不溺,谢过,乃得如故。牧童窃学其法,击伴侣,立死。视之,曰:“此晕穴。”不久果甦。任侠,尝为人报仇,有致金以雠其弟者,绝之,曰:“此以禽兽待我也!”明末,尝入伍为把总,从钱肃乐起兵浙东,事败,隐居于家。慕其艺者,多通殷勤,皆不顾。锄地担粪,安于食贫。未尝读书,与士大夫谈论蕴藉,不知为粗人。黄宗羲与之游,同入天童,僧少焰有膂力,四五人不能掣其手,稍近来咸,蹶然负痛。来咸尝曰:“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羼之,此学行衰矣!”因为宗羲论述其学源流。康熙八年,卒,年五十三。宗羲子百家从之学,演其说为内家拳法一卷,百家后无所传焉。
——《清史稿》?
小题1:选出下列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以银卮易美槚奉思南——易:买
B.乃得如故——乃:才
C.不露圭角——不露圭角:不动声色
D.此学行衰矣——行:即将

小题2:选出下列全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王来咸武艺高强的一组
(1)以银卮易美槚奉思南,始尽以不传者传之。
(2)有恶少侮之,为所击,数日不溺,谢过,乃得如故。
(3)牧童窃学其法,击伴侣,立死。
(4)稍近来咸,蹶然负痛。
(5)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羼之,此学行衰矣!
(6)来咸从楼上穴板窥之,得其梗概。
A.(2)(3)(4)
B.(1)(2)(6)
C.(2)(3)(6)
D.(4)(5)(6)
小题3:选出下列对原文理解错误的一项
A.张三丰的武功,跟少林派以主动攻击对方的路数不同,所以少林派是外家功,而张三丰创立的是内家功夫。
B.王来咸的师傅是单思南,单思南的师傅是叶继美,叶继美的师傅是张松溪。张松溪的武功,来自于陈州同传到温州的内家拳,陈州同的师傅是王宗岳。
C.王来咸曾参加钱肃乐的反清义军,失败后隐居家中,很多人想学他的武功,他一概不教,以种地为生,安于贫困。
D.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学习父亲的拳法,并写出了一册内家拳法,但是黄百家自己没有再收徒弟。
小题4:翻译
(1)以术教,颇惜其精微(3分)
(2)因为宗羲论述其学源流(3分)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分)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3、阅读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曹操)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日:“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大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
嘉深通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智者审于主量:衡量,选择。
B.未知用人之机:关键。
C.太祖问疾者交错:错过。
D.欲以后事之属:托付。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嘉“深通算略”的一组是( ?)
①唯奉孝为能知孤意?②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③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④及薨,临其丧,哀甚
⑤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⑥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嘉起初投奔袁绍,但通过观察,认为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后来见太祖,即以其不凡的见以而受到太祖的器重,同时也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主人。
B.郭嘉作为司空军祭酒,为太祖擒吕布、定邺城,屡献奇策。在孙策乘太祖与袁绍决战官渡之机准备偷袭许昌的时候,郭嘉精辟地分析形势,消除了大家的恐慌。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郭嘉死后,太祖亲白前去吊丧非常伤心,并说荀攸等人与目己相同,只有郭奉孝这样的人太少了。
D.郭奉孝谋略过人,太祖非常倚重,以至赤壁失利后,深深地叹息,表现了对郭奉孝的追思之情。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5分)
译文:??
(2)急之则相持,援之而后争心生。(5分)
译文:?



4、单选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选自《记念刘和珍君》)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2.作者在文中对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E.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F.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G.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H.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
B.可怜体无比/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郁郁葱葱?
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