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2017-11-05 20:02: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填空题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含义,有通假或活用现象的请写出通假字或活用类型。
骖騑于上路(“俨”,_________)
②云雨霁(“销”,_________)
③赖君子见(“机”,_________)
④响彭蠡之滨(“穷”,_________)
三江而带五湖(“襟”,_________)
⑥腾蛟凤(“腾”“起”,_________)
贾谊于长沙(“屈”,_________)
⑧雄州列(“雾”,_________)
吴会于云间(“目”,_________)
⑩宾主尽东南之(“美”,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意思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①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
②寡人之民不多,何也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⑤或百步而后
⑥非我也,
⑦驽马十,功在不舍
⑧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⑨今齐地方千里
⑩“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②③⑦⑨
D.④⑤⑥⑧⑩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材,字大用,弘治十二年进士,勤敏有异政。为嘉兴知府,调杭州。田租例参差,材为酌轻重,立画一之法。迁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去。嘉靖初,起补云南。土官相仇杀累年,材召其酋曰:“汝罪当死。今贳汝,以牛羊赎。”御史讶其轻,材曰:“如是足矣,急之变生。”诸酋衷甲①待变,闻无他乃止。历贵州、广东布政使。吏民输课,令自操权衡,吏不得预。时天下布政使廉名最著者二人,材与姚镆也。
  后改户部,遂代邹文盛为尚书。自外僚登六卿,不满二载。自以受恩深,益尽职。时修建两宫、七陵,役京军七万,郭勋请给月粮冬衣。材言非故事,不予。勋怒,劾材误公。帝诘责材竟如勋奏勋复建言三事请开矿助工余盐尽输边漕卒得携货物材议不尽行勋益怒。
  材初为户部,值帝勤政,力祛宿弊,多见从。及是屡忤权幸,不得志,乃乞改南。为给事中周琬所劾,下吏部,尚书许赞等请留之。帝不悦,令与材俱对状。材引罪得宥,而赞等坐夺俸。材由此失帝意。考尚书六年满,遂令致仕。明年,户部尚书李廷相罢。帝念材廉勤,大臣亦多荐者,乃召复故官。三掌国计,砥节守公如一日。其秋,考察京官,特命监之。有大狱不能决,又命兼掌刑部事。帝叹曰:“尚书得如材者十二人,吾无忧天下矣。”
  时大工频兴,役外卫班军②四万六千人。郭勋籍其不至者,责输银雇役,廪食之供视班军。材坚持不予。勋劾材,帝命补给。勋又以军不足,籍逃亡军布棉折饷银募工。材言:“今京班军四万余,已足用,不宜借口耗国储。”帝从其奏。勋益怒,劾材变乱旧章。醮坛③须龙涎香,材不以时进,帝衔之。遂责材沽名误事,落职闲住。归,旋卒,年七十一。
  当嘉靖中岁,大臣或阿上取宠,材独不挠,以是终不容。自材去,边储、国用大窘。世宗乃叹曰:“材在,当不至此矣。”(节选自《明史·梁材传》)
  [注]①衷甲:在衣服里面穿上铠甲。②外卫班军:在京城外卫班值勤的军队。③醮坛:斋戒而行祭礼的祭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忧去——寻:借机,寻机
B.材引罪得宥,而赞等夺俸——坐:犯罪,获罪
C.材不以时进,帝之——衔:怀恨,怨恨
D.自材去,边储、国用大——窘:窘迫,缺乏
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材酌轻重,立画一之法/给事中周琉所劾
B.诸酋衷甲待变,闻无他止/不得志,乞改南
C.进按察使。寻忧去/勋又军不足,籍逃亡军布棉折饷银募工
D.秋,考察京官/帝其奏。勋益怒
3.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梁材“不阿上取宠”的一组是(? )
①吏民输课,令自操权衡,吏不得预。
②材初为户部,值帝勤政,力祛宿弊。
③时修建两宫、七陵,役京军七万,郭勋请给月粮冬衣。材言非故事,不予。
④材引罪得宥,而赞等坐夺俸。
⑤材言:“今京班军四万余,已足用,不宜借口耗国储。”
⑥醮坛须龙涎香,材不以时进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材在杭州任职时,当时官田租税定的或高或低很不统一,他就斟酌实际情况订立了统一标准。
B.梁材由于政绩显著,不到两年时间就由一个地方官员调升为户部尚书,他心怀感激,以尽忠职守来报答皇恩。
C.梁材处事刚正,力除弊端,因此也触犯了一些朝中权贵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受到弹劾和中伤,被罢免了尚书的官职。
D.梁材被重新起用为户部尚书后,他并没有改变自己处事刚正、为国理财护财的作风,也因此再次得罪了郭勋,并因为没有按时进龙涎香一事引起皇上不满,被免了官。
5.用“/”给文段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帝 诘 责 材 竟 如 勋 奏 勋 复 建 言 三 事 请 开 矿 助 工 余 盐 尽 输 边 漕 卒 得 携 货 物 材 议 不 尽 行 勋 益 怒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郭勋籍其不至者,责输银雇役,廪食之供视班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臣或阿上取宠,材独不挠,以是终不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如善遇之/人之力而敝之
B.公我献之/且君尝晋君赐矣
C.丹不忍己之私/其无礼于晋
D.拔剑撞破之/偏袒扼腕



5、阅读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 万 乘 之 国 伐 万 乘 之 国 箪 食 壶 浆 以 迎 王 师 岂 有 他 哉 避 水 火 也 如 水 益 深 如 火 益 热 亦 运 而 已 矣。” (选自《孟子·粱惠王下》)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
2.《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告诉齐宣王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