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霸。(《孟子·公孙丑下》)
(1)孟子认为有大作为的君主与贤才商讨大事,就应“□□”,而贤才如果君主不能“□□□□”就不值得与之共事。伊尹、管仲就是孟子所说的“□□□□”。 (3分)
(2)孟子主张君主“欲有谋焉,则就之”,请简要分析孟子的思想。(3分)
参考答案:(1)就之?尊德乐道?不召之臣(3分)
(2)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1分)“欲有谋焉,则就之”体现了孟子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思想主张。(要体现孟子的思想,2分。)
本题解析:译文: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臣子;若有什么事情要商量,就亲自到臣那里去。如果君王不能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尊尚道德和乐行仁政,便不值得和他有所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力气而称霸诸侯。本题的第一题重在对文段文意的理解。第二题得在对孟子思想的把握。
点评:本题的亮点在于第一小题,本题通过填空的形式考查对文段大意的理解,形式新颖,降低了难度,同时第一小题又为解答第二小题打下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羡慕)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帝乡不可期(期:期待)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1-3题。
?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1.下列对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堪母驱使?不堪:不能胜任
B.好自相扶将?扶将:搀扶
C.感君区区怀?区区:真情深挚
D.性行暴如雷?性行:性情
2.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既若见录?既克,公问其故
B.且暂还家去?年且九十
C.小姑始扶床?始而不解,继而恍然
D.不久当归还?何当共剪西窗烛
3.下面对选文有关内容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部分主要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惜别。
B.一段详写刘兰芝离家时的打扮,运用夸张性的铺排手法,显现她的美丽奢华。
C.兰芝是一位谦逊、通情达理之人,在被婆婆无理休回家时,仍能显现她的美好品德。
D.“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既写出夫妻恩爱,又增强了抒情性,此景令人同情、愤慨。
参考答案:1.B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 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穷(贫困)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若言之谓也——若:这
B.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若:如果
C.上之所以使下者——所以:……的原因
D.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所以:用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