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附近缑氏县。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最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吹”和“逐”。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亦吹发了诗人的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
本题解析: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这里让大家找的就是诗眼,也就是最能表现诗意、诗境的词。这样的词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词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的感情基调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更为积极。你怎么认为?结合两首词,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避风雨坎坷,听任自然,旷达平和
(2)《定风波》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表现了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旷达情怀,是积极的。而“人生如梦”句也并非表达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而是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是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是从愤闷走向平静的自我排解,同“一蓑烟雨”句有同样的境界。不必批评。(作不同的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有关家国书常读,_____________。徐特立
2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罗隐《蜂》
3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_____。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参考答案:1、无益身心事莫为 2、为谁辛苦为谁忙 3、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小题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赞扬了友人??、?的品格。(2分)
小题2:你认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淡泊、坚贞(借古井的波澜不惊,竹节的有气节、刚直不阿,表现友人的优良品格。)(2分)
小题2:示例一: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词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示例二: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词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答出情感2分,分析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形象的鉴赏。抓住“无波”“有节”加以体会即可。
小题2:答题时要先概括情感,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分析。选择观点以第一种观点为最宜,既有积极因素,又符合苏轼词风及人格,还吻合整首词的意境。分析时可结合具体词句,如“依然一笑”“真古井“”是秋筠“”不用翠眉颦“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两题。
甬上竹枝词
戈鲲化(清)
灵桥门近甬江隈,早把严城锁钥开。
为贩鱼鲜趋晓市,小民辛苦五更来。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事情)。
2.请简要分析第三句中“趋”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灵桥门,晓市。
2.“趋”字写出了渔民们为赶早市而而争先恐后地涌向刚开的城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小民”的同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