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分)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小题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西江月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定风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赋、比、兴是我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月明多被云妨”运用了其中什么表现手法?请给以具体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和《定风波》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8分)
落日怅望
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小题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2:结合诗作从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