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l)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面的题。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①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②无消息,则见双燕斗③衔泥。
注:①子规,又名杜鹃。古人认为它的啼声好像在叫“不如归去”。②鱼雁,喻书信。③斗,竞相,争着。
1.对这首小令分析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小令以子规鸟的啼叫起兴,接着抓住春季有特征性的景物,含蓄地表现闺中少妇绵绵不断的相思。 ?
B.“几日”两句,先从外形上描述少妇的愁苦,然后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
C.结尾不说少妇如何思念远行人,而写双燕为筑巢而比赛衔泥,这更能反衬她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D.这是一支思妇闺怨曲。全曲紧紧围绕一个“春”字,用典雅而通俗的语言,从各个侧面突出了.“少妇的思念。
2.“虚飘飘柳絮飞”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8分)
天净沙·闲题
吴西逸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天净沙·闲题》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4分)
答:?
小题2:这两首元曲在结尾的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4、单选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一诗的诗眼,对其分析不当的一项为
[? ]
A.句中“同”字是关键处,它奠定了两个身份地位不同、生活环境各异的人相逢相知的思想基础。
B.“天涯沦落人”是这一官一民命运遭遇的共同处,也揭示了他们同病相怜、相生相应的情感联系。
C.“同是天涯沦落人”强调了诗人与琵琶女的现时共同处境,“相逢何必曾相识”则突出了二人早年迥异的社会地位。
D.这两句诗把封建社会底层艺伎的痛苦生活与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相提并论共表同情,表现了作者极强的人民性。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村 居
(清)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同是描写春天,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炼字上都很见功夫,请从两诗中各找一字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