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3-15 16:32:35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8分)
采 桑 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4分)
(2)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1)运用了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1分),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1分)。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栏畔柳条尽日斜拂于春风中(1分),作者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1分)。
(2)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2分),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小题1:请分析颔联中作者的心理。(2分)
小题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对与故人不期而遇的惊喜和难以置信。
小题2:
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情景、感情各2分)
小题3:“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1分),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1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1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长安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
小题2:“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颈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
小题3:
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末联中的“长”“畏”两字用的最好。“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之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寄 黄 几 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③三折肱④。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③蕲:同“祈”,祈求。④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
小题1:本诗颔联被称为“奇语”,请从它使用的艺术手法中选择一种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参考一:① 意象密集(意象并列)的手法,巧用六个意象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1分)② 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不用动词,用“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6个意象,写出了十年前两人相会于良辰美景的欢乐和十年来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的凄苦。(3分)③有限的字数构成了丰富的画面,跨越时空,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韵味。(1分)
参考二:
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②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极其漫长。(3分)③“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明媚欢快与“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凄凉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小题2:① 赞扬了黄几复的廉洁能干,也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不平和担忧之情。(2分)②“持家四立壁”,作为一县之长,家中却徒立四堵墙壁,表现他清正廉洁。“不蕲三折肱”喻指他善“治国”。可惜这样一个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到白头的能干人却只能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听猿猴攀藤的哀鸣,得不到重用,只能在边远地区作一个小县令。(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谈到语言风格,山谷诗最善用典。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为全诗点睛之笔,在当时就很有名。“江湖”语出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则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身处“江湖”而听“夜雨”,使人倍感萧索。前句写诗人与黄几复昔日的游宴之乐,在桃李春风的美好时节里与好友诗酒文章;后句写一别十年,各自宦迹江湖。“桃李”、“春风” 、“一杯酒”三个意象色彩明丽,节奏轻快,形成了一种知己相聚、意气风发的情状;“江湖”、“夜雨”、“十年灯”三个意象则显得比较暗淡、悲伤。这一系列的意象所形成的今昔对比,又造就了一种不胜感慨的凄苦意境。“夜雨”二字不仅指自然界之风雨,也暗指在官场中所遇到的挫折与艰难。因此,以“乐”景衬“哀”情,把辗转江湖的苦闷与对朋友的期盼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小题2: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对仗工整,别出新意。《史记 ·司马相如传》称相如“家居徒四壁立”黄庭坚把“四壁立”改为“四立壁”,好与下句的“三折肱”对得上,这样一改使这句诗强调了“壁”字,朋友作为一个县的长官,而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是何等的清正廉洁。这也正反映了黄庭坚在诗歌语言运用上的巧妙灵活。“三折肱” 用《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事,意思是一个人折了三次臂膀,就会成为治疗折肱的良医,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果经历的世故多,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就能够洞察事物从而取得成功。山谷却反其意,“不蕲” 就是不希望的意思,是说黄几复有经时济世的才能,不须多时就已经有了良好的政绩。陈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云:“三四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 虽“狂奴故态”,但出语不凡,既是对黄几复政绩的赞扬,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尾联诗人想象黄几复远在四会的官宦生活。“想得读书头已白,” 在诗人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把酒畅谈理想前途的青年朋友,如今已白发苍苍,却仍然象从前那样好学不倦!这是夸赞黄几复是真正的读书之人。“隔溪猿哭瘴溪藤”指那些偏远荒无人烟之地,形容黄几复住所环境之荒凉,一个“哭”字把黄几复所处的凄凉之境活现在读者面前;凄凉氛围的描绘,也蕴涵了诗人对好友处境的不平之意。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句句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闺塾》选自?,作者是?


参考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警世通言》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牡丹亭》?汤显祖
(每空1分,共5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正确默写下列课文的原句:
(1)、?,枯松倒挂倚绝壁。
(2)、江间波浪兼天涌,?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养生丧死无憾,?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
(7)、据亿万之城,?
(8)、?,相逢何必曾相识。


参考答案:
(1)、连峰去天不盈尺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只是当时已惘然
(4)、王道之始也
(5)、非能水也
(6)、揭竿为旗
(7)、临不测之渊
(8)、同是天涯沦落人


本题解析:每空一分,该句有误不得分。注意下列字形:盈、塞、惘、竿、渊、涯、沦。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