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符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刘禹锡的《始闻秋风》,回答后面的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首联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秋风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人说诗歌标题为《始闻秋风》,而这两句诗离题了,你的看法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精 卫①
顾炎武②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注】①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溺水而死,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飞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②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
《精卫》一诗题咏精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深刻寓意?试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种寓意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二)
欧阳修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注酩酊插花归。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篮舆:竹轿。
(1)“草惹行襟絮拂衣”是写春景名句,试析“惹”与“拂”两字使用的妙处。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的。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小题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的,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分)
小题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