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一)
A.① 上以亲故,常宽赦之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①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②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① 谁谓乃公勇者?②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2、阅读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选自《明史·张淳传》)
1.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御史以属淳——属:通“嘱”,嘱托
B.淳刻期三月必得盗——刻:限定
C.及檄累下,淳阳笑曰——阳:通“佯”,佯装
D.淳验无实即坐之——坐:使……坐下
2.下列各组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因呼为“张一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 闻淳言以告十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何陋之有
D.今闻吾去乃归耳——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句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张淳是一个很有为官才能的地方官,他被任命为永康知县后,迅速得到当地百姓的信服。
B.张淳的断案效率是极高的,凡是诉讼的,他都提前定下日期,并按日期快速审判,没有积压的案子,于是人们将他与包公相提并论。
C.大盗卢十八抢劫库藏的金帛,十年都没将其俘获,张淳到任后,御史限期三个月将盗贼抓住,结果张淳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任务。
D.大旱之年,抢劫事件常常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张淳故意将死囚打死,并说成是抢劫的人,以此来震慑百姓,使人们不敢再行抢劫之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试题。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及宣帝薨,议者咸云“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或有请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帝曰“诸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并兵合肥,以冀万一,不暇复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俭、钦请战,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而使人觇之觇:窥视
B.伊陟嗣事嗣:继承
C.卒如所度卒:队伍
D.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距:通“拒”,抵御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景帝“沈毅多大略”的一组是(?)(3分)
①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②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
③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④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⑤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⑥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帝才华出众。他年少时就博得好名声;高雅有风采,沉着坚毅,深谋远虑;与
年少时的景帝名望相同的何晏曾称他是一个几乎能够成就天下事的人。
B.景帝重视人才。他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命令百官推举人才,关心人,体恤人,
因此赢得了人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内外的尊重。
C.景帝遵守旧制。当有人提出要改变现有制度时,景帝引用诗句,表示祖先留下来
的典章制度应当遵守,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有战争则例外。
D.景帝洞察战况。诸葛恪合肥起兵,应验了景帝战初的判断;景帝下令以防守消耗
敌人的力量,再根据战况,令属下主动出击,结果大败敌军,生擒诸葛恪。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5分)
(2) 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5分)
4、单选题 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赍发:资助。
②迤逦:曲折连绵,这里是一路走去,绕来绕去的意思。
③彤云:红色的云。
④仓廒:存放粮食的仓库。
⑤碎琼乱玉:指地上的雪。琼,琼花。
⑥顶礼:佛家最敬的跪拜礼。
⑦接风:设宴招待远方的来客。
⑧央浼:恳求,托请。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④⑤⑦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以至于永嘉
B、秋豪不敢有所近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保其首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