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3-16 01:24:21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夜笛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片花。
注:“同心花”是唐代妇女裁制衣服的一种同心花纹图样。
(1)诗中“皎洁”“寥亮”两个词用得妙,请你说说他们的妙处。(4分)
(2)对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可有多种解读,请写出你对这个形象的理解。(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小题1:第一节用了哪些意象,这些各自独立的跳跃着的意象有何内在联系?(6分)
小题2:“重洋”与“两颗”的反差,准确地表达了东方民族怎样的性格?(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咏草
[宋]俞紫芝①
满目芊芊②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③,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④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⑤愁。
咏草
[宋]苏泂
天涯随意绿匆匆,只与牛羊践踏空。
挽着便堪供药味,谁令汝不遇神农。
[注]①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寓居扬州。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芊芊:草茂盛的样子。③离馆:别墅。④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⑤金钗十二指美女。
小题1:俞诗的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小题2:两首诗都以“咏草”为题,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概述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小题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3分)
??
小题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



5、阅读题  阅读古体诗,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