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2019-06-26 17:11:2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日光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译文:?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译文:? (3)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文:?
3、阅读题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以勋至巴西、梓潼二郡太守。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谓亲识曰:“此吾家之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略究其大旨,性沈隐,不妄交游。身长八尺,洁白美容观。齐武帝布衣时,见之叹曰:“王茂年少,堂堂如此,必为公辅之器。” 高祖义师起,茂私与张弘策劝高祖迎和帝,高祖以为不然。高祖发雍部,每遣茂为前驱。师次郢城,茂进平加湖,破吴子阳等,斩馘万计,还献捷于汉川。从高祖东下,复为军锋。 江州刺史陈伯之举兵叛,茂出为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给鼓吹一部,南讨伯之。伯之奔于魏。时九江新罹军寇,民思反业,茂务农省役,百姓安之。四年,魏侵汉中,茂受诏西讨,魏乃班师。六年,迁尚书右仆射。固辞不拜,改授侍中。时天下无事,高祖方信仗文雅,茂心颇怏怏,侍宴醉后,每见言色,高祖常宥而不之责也。十一年,进位司空。茂辞京尹,改领中权将军。 明年,出为江州刺史。视事三年,薨于州,时年六十。高祖甚悼惜之,赙①钱三十万,布三百匹。茂性宽厚,居官虽无誉,亦为吏民所安。居处方正,在一室衣冠俨然,虽仆妾莫见其惰容。姿表瑰丽,须眉如画。出入朝会,每为众所瞻望。 初,茂以元勋,高祖赐以钟磬之乐。茂在江州,梦钟磬在格,无故自堕,心恶之。及觉,命奏乐,钟磬在格,果无故编皆绝,堕地。茂谓长史江诠曰:“此乐,天子所以惠劳臣也。乐既极矣,能无忧乎!”俄而病,少日卒。 ——《梁书卷九列传三》(有删改) 赙①:赠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大父深所异?大父:祖父 B.每遣茂为前驱?前驱:前锋、先锋 C.高祖方信仗文雅?文雅:文学之士 D.在一室衣冠俨然?俨然:庄重严肃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勋至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高祖赐以钟磬之乐 B.此乐,天子所以惠劳臣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茂受诏西讨,魏乃班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高祖常宥而不之责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高祖信任、恩宠王茂的一组是 ①成门户者必此儿也?②每遣茂为前驱 ③给鼓吹一部,南讨伯之?④出入朝会,每为众所瞻望 ⑤此乐,天子所以惠劳臣也?⑥赙钱三十万,布三百匹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王茂才几岁时,被长辈称赞说:“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光宗耀祖扩大门庭的一定是这孩子啊。”后来王茂担任列将,凭借功勋官至巴西、梓潼二郡太守。 B.江州刺史陈伯之举兵反叛,朝廷派王茂出任都督江州诸军事兼江州刺史,并赐给鼓吹礼乐一部,让他到南方讨伐陈伯之。王茂不负所托,赶跑了陈伯之。 C.当天下安定后,高祖开始信任文学之士,使王茂等武将心中很不高兴,王茂酒醉后,常常把不满表露于言色,高祖于是渐渐疏远了王茂。 D.王茂在江州刺史任上,曾梦见钟磬从架子上掉下来,他认为钟磬是皇上赐予的,无故掉在地上,说明皇上不信任自己了,因此心忧成疾不久就病故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读兵书,略究其大旨,性沈隐,不妄交游。(3分) 译文: (2)时九江新罹军寇,民思反业,茂务农省役,百姓安之。(3分) 译文: (3)及觉,命奏乐,钟磬在格,果无故编皆绝,堕地。(4分) 译文: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舞女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从事京师锦衣从事:任职。 B.工丹青 工:主管。 C.予以此图质之 质:询问。 D.昏礼宜昏 昏:结婚。
|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 A.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 B.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C.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D.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4分)?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4分)?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①,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①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
1.将文段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