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辛弃疾的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序)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
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
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雨蒙蒙。
小题1:填空(6分)
这首词的词牌应是①?。(2分)这首词主要是为②?作的赋。上阕中写远景的句子有③?;写近景的句子有④?;用以表达作者不满意投闲置散的愤慨心情的句子是⑤?。
小题2:明代词评家杨慎赞许本词表现艺术说:“说松(应为‘山’)而及谢家、相如、太史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请就本词的“脱落故常”进行赏析。(5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沁园春?灵山齐庵?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小题1:下片写山时连用的三个绝妙比喻,虽迭用故实,而益见新意。一般写诗作文,都习惯于用自然山水之物去比拟形容人的形貌、性格、
气度,以及文艺作品的风格意象等。辛弃疾却反将过来,用人的衣冠服饰、气度仪容甚至文章风格来比拟自然山水,突出群山雄伟、深邃、秀雅、刚健的特点,独创一格。(从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沉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恨别”,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诗,完成1-2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是一首______诗(体裁),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看,这首诗前两联侧重写______,后两联侧重写_______。
参考答案:1.七律 杜甫 唐
2.秋景 悲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徐自摩的这首小诗,回答问题。(8分)
赠日本女郎①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注;①写于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
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这一首。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1)请分析这首诗歌最典型的艺术手法。(3分)
?
?
?
(2)“蜜甜的忧愁”是作者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感受,请具体分析“蜜甜的忧愁”表达的作者的情感。(5分)
?
参考答案:(1)答出1种即可。比喻:用不胜凉风的水莲花来比喻女郎的纯洁温柔多情可人。反复:道一声珍重反复出现,表达出告别女郎时对女郎的隐隐祝愿,体现惜别之情。(另,细节描写也可)
(2)诗人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寥寥两句,就勾画出一个可爱可亲,热烈又缠绵的日本女郎形象。“甜蜜”写出坐在在女郎面前的满足、幸福,“忧愁”写出作者的依依惜别,悠悠离情。甜蜜的忧愁看似矛盾,实给人联想的张力,表达出作者在于女郎告别时的复杂心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思乡,思亲,想与家人团聚,安享天伦之乐;慨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厌倦仕途与奔波,希望归隐田园。(3分,每点1分)
(2)写法:①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②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
作用:①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②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4分,每点1 分,言之有据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