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8:17:5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释: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1.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开头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下阕表现了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图,以乐景反衬哀情,使其哀伤之情更深。(意对即可)
2.通过鸿雁、鹧鸪、落花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故旧的思念,以及心情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中①?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的景色,主要可以从??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2)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之愁和?之情。(2分)


参考答案:(1)深秋:高风、黄叶(3分)
(2)寄居他乡的羁旅;归乡(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2013·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小题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凉”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轻微、新鲜、清爽等。
小题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小题3:“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本题解析:
小题1:“嫩”字,是诗人穿上了用白苎织成的布做成的新袍时对初秋天气凉意总结的一个形容词。这个字形象可感地表现出初秋的轻微、新鲜和清爽。
小题2:词在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二派。辛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这里选用的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小题3: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象,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8分,每空1分)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兄弟不知,??,躬自悼矣。(《诗经·氓》)
(3)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小题2:咥其笑矣?静言思之
小题3:仰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
小题4: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本题解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层、舸、咥、麋鹿、扁舟等。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俯瞰渌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
(2)“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
(3)“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