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8 17:46:11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秋
唐·许浑
遥夜泛①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②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③。
【注】①泛:弹,犹流荡。②拂:掠过。金河:银河。③淮南两句: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1)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简析。?
??
(2)评论家认为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分析其妙处。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小题1:诗中前两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又是怎样描绘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②路静,交交③园屋深。
床敷④每小息,杖屦⑤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
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分析诗词名句,在每句后面的括号里切当写出该诗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7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小题1:这首诗写了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 ______、 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3分)
小题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