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白色,有雪没有的香味。(意对即可)
(2)用“竹篱茅舍”“玉堂琼榭”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①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②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②遗民:指沦陷区的人民。
小题1:诗中着力描绘了三个场景,试做概括。体现这三个场景时间统一性的景物是什么?(4分)
小题2:这首诗整体上突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中描绘了三个场景:一是将军沉湎歌舞,不修战备;二是戍边将士报国无门、老死沙场;三是中原遗民恢复无望,对月垂泪。(3分)作者将三个场景用“月夜”统一起来。(1分 关山月、今宵亦可)
小题1: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军们废弛边备与戍卒们盼望杀敌、遗民的亟想恢复是一重对比,将军们的歌舞狂欢醉生梦死也与戍卒、遗民的痛苦生活形成二重对比。(2分)诗人藉此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奉行的投降路线所造成的恶果,深刻有力地批判这一路线,抒写了祖国统一信念不得实现的悲愤。(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试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参考答案:(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注]。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注] 谢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谢秋娘家。古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歌伎家。
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并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抒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本首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心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或答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来抒情:借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叹“世事无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流离失所,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1、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此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伤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近村远寺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画面层次分明,色调清淡,意境朦胧,寄寓了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感。(意对即可)
2、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由“寂寂山城”“天寒酒薄”可以看出;
②家乡渺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消魂。由“地迥楼高”“回首故山”可以看出。(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