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2019-06-28 18:10:45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王如知此,?。(《寡人之于国也》)
(2)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3)?,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4)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
(5)?,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6)寒衣处处催刀尺,?。(《秋兴八首》其一)
(7)?,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
(8)夜深忽梦少年事,?。(《琵琶行》)
(9)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桑干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指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作者针对“客中怀抱”,是如何进行“曲写”(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写其事的笔法)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望
周昂[注]
烟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阳家。
无人解得诗人意,只有云边数点鸦。
  [注]周昂(?-1211):字德卿,河北西路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二十四岁擢第中进士,任南和主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因诗坐谤讪罪,谪贬东海十余年。
(1)诗的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诗人意”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无人解” 而只有“云边鸦”却能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8分)
水调歌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注:鼙(pi)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小题1】诗歌一、二句主要写出了哪些意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题目。(8分)
听赵秀才弹琴
唐·韦庄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小题1】“满匣冰泉咽又鸣”一句让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一句。(2分)
【小题2】试从音乐描写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