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8 18:15:1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 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 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 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 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小题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小题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小题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小题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
小题3: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十千”“百万”这是两个数量词,数目很大,显然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于突出强调人物形象。
小题2:“身易老, 恨难忘”一句承上启下,由回忆而转入现在,由叙事而转入直抒胸臆。“恨难忘”主要是因为“身易老”而“一事无成”,而“一事无成”则主要暗指“抗金不成,报国无门”。
小题3: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1、首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转”“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首联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意对即可)
2、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人,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残叶
李靓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遏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①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②人。
? 【注】①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专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官人在叶  上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②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残叶、日月、泥尘以感知,感情真挚,表达了对残叶命运的同情与关切。本诗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第三、四句把残叶现今的凄苦情状与往昔盛时的温馨可人进行对比,第五、六句把残叶未落时日月有情与残叶经霜委地后泥尘污染的无礼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残叶的命运,寄寓了深沉的感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呦呦鹿呜,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8)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
(1)粪土当年万户侯?(2)隰则有泮?
(3)鼓瑟吹笙?(4)鸡鸣桑树颠
(5)所以游目骋怀?(6)举匏樽以相属?
(7)长路漫浩浩?(8)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①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③。
【注】①李之仪,北宋词人,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得罪权贵蔡京被贬。
②凌歊,即凌歊台。③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
小题1:词中的“霜风”、“帆”、“双阙”使用了什么修辞?它们分别指什么?(3分)
小题2:一句中的“洗”字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使用了借代,“霜风”代秋风,“帆”代船,“双阙”代朝廷(3分)。
小题2:“洗”字用拟人手法,写风吹云动,月亮从云中显现出来,如同被秋风洗出一样,更显出山月的皎洁。(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