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涛,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注]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答:? ?
参考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
李 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③,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释】①斛斯山人:隐士,作者的朋友。②翠微:青翠的山坡。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③机:世俗的心机。
小题1:“美酒聊共挥”句中的“挥”改为“饮”好不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结合全诗分析,让诗人“醉”的原因除了酒,还有哪些?(4分)
小题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不好。“挥”字写出了诗人饮酒时豪放、洒脱的形象,更能表达陶醉其中的欢快之情。而“饮”不具备这种表现力。其次,“挥”押韵而“饮”不押韵。
小题2:一是风景:白天游山,怡人的山景让诗人沉醉;其次,饮酒时天上有明月星星,身边有绿竹、青萝、幽径,那环境让人迷醉。二是人情:能在朋友的家里和知己“欢言”、“长歌”,忘记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自然会陶醉。
小题3:漫步山径;遇到了斛斯山人,与之携手到他的田家;欢言、笑谈、饮酒中主宾都很快乐。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题主要从“炼意”“炼手法”“炼结构”三个方面考虑,“炼意”主要是对表情达意、刻画形象等方面有哪些作用;“炼手法”主要是在描写、叙述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动静、虚实关系的处理等;“炼结构“主要是诗歌的起承转合等方面的作用。此题主要应从“炼意”方面入手,既然是“炼意”那就应找到全诗的主旨,结合题目“置酒”,注释①和诗歌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陶然”,全诗应该表达的是一种陶醉其中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通过诗人的所见和所为表达,而“挥”字正是描写诗人的动作,展现一种人物形象,作表现一种情感,所以是“挥”字写出了“豪放、洒脱”的形象,更能表现作者“陶醉其中的情感”。如是句尾适当考虑押韵。这样的题目看似自由,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原则上不改变原诗的思路,一般顺着原诗的脉络作答。
小题2:这是一道诗意概括的题目,作答时注意题干的要求和答案的全面即可,题干要求“酒除外”,那就按诗句先后概括即可。第三句中的“顾”是回头看的意思,可见是前四句是图中所见美景,“相携”“童稚开荆扉”可以看出热情,“幽径”“青萝”再写家里美景,“欢言”“长歌”“憩”“共忘机”写诗人的所为、所感,对以上这些分类概括主要就是两点即景美、人情美,整理后可得到答案,不分类归纳,列举全面也可以得到全分。
小题3:这是诗歌的章法结构的题目,构思脉络主要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把诗人写的内容概括即可,不能简单归纳,要高度概括。如“漫步山径”“路遇山人”“携手归家”“置酒欢言”“陶然其中”“忘却世机”。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毗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___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参考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2)挟飞仙以邀游
(3)钩心斗角?(4)辩乎荣辱之境
(5)艰难苦恨繁霜鬓?(6)猿猱欲度愁攀援
(7)濯清涟而不妖?(8)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题解析:得分的关键是熟记原文,不出现错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①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②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诗运用夸张修辞,夸写笛声穿云振林,树叶尽落和蕴含千秋万古之浓情来表现笛声强烈高亢、悲伤沉郁。(或:此诗二联描写音乐效果声振叶落,从侧面表现笛声的高亢强烈;三联则正面描摹,笛声中蕴含的感情悲伤沉郁)(意对即可)
2.在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萋萋秋草让人产生无限惆怅之情,今夜斜射的月光同样照耀着过去在北方所住的楼房。七、八两句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家国之思的沉痛、孤寂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
阅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1.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比喻。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木。把游历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欧阳秀才对未来游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意对即可)
2.①“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
②“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
③“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