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8 18:52:48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雨?钱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一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故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古今。翁殊博洽,镂花雕绩,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尤觉非意所及。秀才惊服,留之甚久。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宜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嘿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秀才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项,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以来。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秀才窃喜,自谓暴富。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寥寥尚在。秀才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选自《聊斋志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故旷达故:本来,一向
B.粲于牙齿粲:鲜明,闪烁
C.颇厌君意否厌:足够,满足
D.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得:能够,可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粲于牙齿得复见将军于此
B.顾我贫若此顾念蓄此劣物终无所用
C.秀才如其请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D.拔足而立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所给现代语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慕君高雅格调高雅
B.秀才故旷达胸襟旷达
C.皆为乌有子虚乌有
D.盛气向翁盛气凌人
小题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的一组是
①秀才惊服,留之甚久?②何不小周给
③颇厌君意否?④秀才窃喜,自谓暴富
⑤顷之,入室取用?⑥秀才失望,盛气向翁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④⑤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老翁“评驳古今”,能谈得来,但他贪图不义之财,只想一夜暴富,令人鄙夷。
B.老翁本是“慕君高雅”,才“款门”结识秀才的,没想到秀才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伪君子。
C.秀才“祈翁”“周给”他金钱,老翁马上同意,但要秀才给“十数钱作母”,老翁“作咒”后,就有“数十百万”钱而来。
D.老翁先满足了秀才的贪欲,然后又把秀才奚落了一顿,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参考答案:
小题:D
小题:C
小题:D
小题:D
小题:C
小题:D


本题解析:
小题:得,有“得到、获得、能够、可以”等意思,但在这里要根据上下文意理解,从“能够、可以”的意项引申为“合适”。
小题:前句是第三人称代词,代“翁”;后句是指示代词。(A在;B但;D连词。)
小题:“盛气向翁”的“盛气”是“怒气”,“盛气凌人”的“盛气”是“傲慢之气势”。
小题:①句是说秀才对老翁既佩服又久留的,不“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排除A、C,③句是老翁问秀才是否满意,也不是“表现秀才贪图不义之财”的,排除B。
小题:不是马上同意,而是“嘿然,似不以为可”。
附译文:
滨州有一个秀才,坐在书房里读书。忽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白发白须的老头,外表很有古人的风度。秀才把他请进书房,问明姓氏。老头自己介绍说:“我名养真,姓胡,实际上是个狐仙。因为仰慕您的高洁文雅,所以愿意跟您共度晨夕。”秀才一向心胸开阔,并不把老头看作精怪。便同他一起评今论古。老头的学问十分渊博,他的言词有如雕画出来的华丽的花纹图案,闪烁在齿牙之间,有时提出经书中的一些思想内容,分析得非常精辟而又深刻,秀才尤其感到不是凭自己思考就能认识得到的。既惊诧又叹服,留他谈了很久。一天,秀才很神秘地请求老头说:“您对我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但我如此贫穷,您只要一举手,金钱就可以马上出现在眼前。为何不稍稍周济我一下呢?”老头沉默不语。好像认为不行。过了一会儿,笑着说:“这是极为容易的事。但是必须有十几个铜钱作母钱。”秀才遵照他的要求,拿出十几个铜钱。老头便同他一起到一间密室里,踏着小步子,念起了咒语。一会儿,钱就有数十万百万那么多,从房梁上叮叮当当地落下来,那势头如下暴雨。转眼之间就没过膝盖;拔出腿站一会儿,又没过脚踝骨。一丈见方的屋地,大约快有三四尺厚的钱了。老头这才看着秀才说:“是否满足你的心意了?”秀才说:“满足了。”老头一挥手,钱哗啦一声就不再往下落了。于是一起关上门锁好出来。秀才暗暗高兴,自以为骤然间变得富有了。过了一会儿,他进入密室取钱用,一打开门,则满屋子的钱都化为乌有,只有十几个铜钱放在地上。秀才大为失望,回来怒气冲冲地对着老头,十分怨恨他的诳骗。老头也生气地说:“我本来是跟您做文字朋友,不是想跟您去做贼!假如按您这位秀才的意图,只能找梁上君子作朋友才合适,老头我实在不能遵照您的吩咐!”于是一甩袖子走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应当
B.图其所谓东南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
D.而又协于其职           协:协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因其暇日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②持其踵为之泣
D.①乃为之书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小题3: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
①流水横其前?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⑥草木日益以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小题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B.作者欧阳修从夕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
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小题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4分)
(2)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3分)
(3)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①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大意1分,“敞”1分,“拓”1分“圃”1分。)
②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大意1分,“宾客往来者”定语后置1分,“私”1分。)
③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大意1分,“休其余暇”1分,“同乐”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C(A、地处、处于,B、给……看,D、协调、配合)
小题1:A趁着(B、“所”字结构/表被动,C、替/对,D、于是、就/表判断)
小题1:C(③建园前的荒凉,⑤想象中的行为,⑥东园未来之情况)
小题1:A(B发出可以改变环境感慨的是许子春。C原文意思是“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D作者并未亲到东园,只是根据一幅画而想象作文。)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著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麼,(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麼(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开国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双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当其欣所遇……曾不知老之将至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斯文。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怀。
C.况修短随化,终期尽。
D.会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蕖芰荷之的历[1],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静,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先后,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
[1]的历,读dílì,意为艳丽。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A.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图:图谋
B.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圃:苗圃
C.吾泛以画舫之舟泛:漂浮,漂行
D.吾于是信有力焉信:相信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B.岂独私吾三人者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其若是,孰能御之
D.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烽火扬州路
小题3: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具体描绘东园景物时,采用了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的手法,多视角地进行描绘,有详有略,给人一种参差错落之感。
B.作者在记中提出了地方官应使“上下给足”,百姓“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再修建园林,“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的观点,同其在《醉翁亭记》等文中“与民同乐”的思想一脉相承。
C.侍御史许子春认为,他和施正臣、马仲涂三人总有都离开真州的时候,为了不让后人忘了他们营建东园的功绩,特请作者写了这篇记。
D.作者没有去过真州,只是根据一张东园示意图来写,他以许子春请他作记的口吻,根据图表展开丰富的联想,不但写到了图中所画之景,还写到了图中未画之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