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汝识之乎?
B.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余之力尚足以入。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悟:明白。
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一边。
C.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矫:高傲。
D.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日光。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B.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C.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下列有关节选部分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心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表明诗人已有归意。
B.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
C.诗人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这与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文章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风格。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①,硁硁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①果:果断、坚决。②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③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士”可以分为三个等次,其中最低一等的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
B.孔子认为,行事能有知耻之心,奉令出使各国能不辱使命,可称得上是最合乎标准的士。
C.在孔子看来,能够孝敬宗族中的长辈,能够尊重同乡里的同辈,仅能算作次一等的士。
D.孔子认为,由于执政的人器量过于狭小,所以尽管他们身居高位,但也够不上士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