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的诗句属于“有我之境”的一项是
[?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题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
小题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1分),用“铺”更
准确、形象。(1分)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2分)
小题2: “可怜”意为可爱(1分)。诗人看到江边的
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①快哉亭:亭名,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城隅之上。②黄华:菊花。
(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登高》中,诗人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这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消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忧愁。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意对即可)
(2)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山花子
刘辰翁
此外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
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词的下阙“小小桃花三两处”使你想起_______朝_______的《______》中哪一句诗?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宋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句。后一问是鉴赏,刘词写的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只剩残枝,桃花即其意中人之化身,寓意美人退暮。苏诗强调的是早春,桃花已开,但尚未怒放,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与喜悦。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小题1:词中刻画的丁香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词中刻画的丁香具有高雅、香气素淡、与世无争、满怀愁绪的特点。
小题2:词人借助丁香的形象抒发了在“落木萧萧”的环境下,琼葩独吐而又遭梅蕊相妒时,彷徨、孤寂、苦闷的复杂情绪。
本题解析:
小题1: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种衬托。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
小题2:这阙词结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阙先用“落木萧萧”烘托悲凉气氛,接着以“琉璃叶下琼葩吐”,令人眼睛一亮。然后语锋一转,“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阙则进一步阐述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最后吐露心声:我不是“争先”,也“无意争先”,面对绵绵春雨,我“结愁千绪”,想起了当年的江南国主。从而抒发了作者在“落木萧萧”的环境下,琼葩独吐而又遭梅蕊相妒时,彷徨无主、孤寂苦闷的复杂情绪。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