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2019-06-29 17:26:44 【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宋清传
柳宗元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③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①雠:出售②蚩:傻,无知③翦翦:小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善药居:储存
B.冀速已冀:希望
C.相属于户属:嘱咐
D.执其道不废执:坚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市人以其异以勇气闻于诸侯
B.不害清之为富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一不得直,则怫然怒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炎而附,寒而弃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清是个很高明的医生,山区水乡的百姓都来找他治病,他开的药方使患者很快康复,因而深受人们赞誉。
B.宋清的经营决不急功近利,而是注重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他与人为善,不图回报,四十年如一日。
C.宋清始终坚持“居善药”,在经营中坚持药品质量第一。不管是现钱交易,还是用欠条求药,都给与好药。
D.在本文中,柳宗元选取了几件小事,重点叙述宋清经营的过程,给我们塑造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2、单选题  【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返回)
B.吾妻归宁。《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
C.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返回,回到)
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故(前一个“圣”是名词,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圣明)
B.六艺经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D.爱其子,择师而之(教:教育)



4、阅读题  阅读题
一壶先生传 ?
戴名世
一壶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尝往来登、莱之间,爱劳山山水,辄居数载,去,久之复来,其踪迹皆不可得而知也。好饮酒,每行,以酒一壶自随,故人称之曰“一壶先生”。
知之者饮以酒,即留宿其家。间一读书,嘘欷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与即墨黄生,莱阳李生者善,两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至其家,然先生对此两生每瞠目无语,辄曰:“行酒来!余为生痛饮。”两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自放于酒,尝从容叩之,不答。一日,李生乘马山行,望见桃华数十株盛开,临深溪,一人独坐树下。心度之,曰:其一壶先生乎!比至,果先生也,方提壶饮酒。下马与先生同饮,醉而别去。
先生踪迹既无定,或留久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来。康熙二十一年,去即墨久矣,忽又来,居一僧舍。其素所与往来者视之,见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怳,问其所自来,不答。每夜,即放声哭,哭竟夜。阅数日,竟自缢也。
赞曰:一壶先生其补锅匠、云庵和尚之流亚欤?吾闻其虽行遁,而酒酣大呼,俯仰天地,其气犹壮也。久之,忽悲愤死,其故何哉?李生曰:“先生卒时,年已垂七十。”
注①惝怳:消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延先生至其家延:请。
B.间一读书,嘘欷流涕而罢间:有时。
C.吾闻其虽行遁遁:隐遁。
D.年已垂七十垂:超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比至,果先生也。②周而不比。
B.①往往不能竟读也。②阅数日,竟自缢也。
C.①或就先生宿②或师焉,或不焉
D.①去不知所之②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一壶先生“佯狂自放”一组是(?)(3分)
①爱劳山山水,辄居数载,去,久之复来。
②嘘欷流涕而罢,往往不能竟读也。
③比至,果先生也,方提壶饮酒。
④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怳。
⑤下马与先生同饮,醉而别去
⑥酒酣大呼,俯仰天地。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素所与往来者视之,见其容貌憔悴,神气惝怳,问其所自来,不答。
译文:?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写出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秋冬则民山采____________
(2)各得其所便,民皆其生____________
(3)市令曰:“三月。”____________
(4)令数下,民不知所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写出了孙叔敖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5.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