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①·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苑②,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零,
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林,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这首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去后送别者凄凉惆怅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绘了风和日丽中莺歌燕舞、桃杏争芳,暮雨蒙蒙里江天一线、平静辽阔的江南春日画面。
(2)虚实结合:前六句实写春日美景中饮酒送别的场景,后六句借助?想象,写梦境中送别朋友的场景及朋友离去后自己的孤单愁苦,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以景写情:曲子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明丽欢快的图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送别者内心的凄凉悲苦;接着用“暮雨”“长亭”“阳关曲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惆怅寂寞的图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有人认为诗的五、六句扣“古原”,七、八句扣“送别”,虽然写得也工整,但并不出奇。为此有的选本就单选前四句,改题为《草》,请你说说前四句“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首联点出野草的茂盛和顽强的生命力;每年虽有“枯”时,但又必有“荣”时。更脍炙人口的是三、四两句:野火肆虐,能把枯草一下子烧光,但它烧不去的是深埋在土中 的根!于是春风一到,它又是一片“离离”!白居易借野草象征性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任何用暴力摧残生命的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即奇在景中寓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
(3)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
(5)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
参考答案:
①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②独留青冢向黄昏
③别有幽愁暗恨生
④望帝春心托杜鹃
⑤白帝城高急暮砧
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2)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论语》)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5)亦余心之所善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参考答案: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________”对“春山”,“________”对“鸟”“自落”对“________”,极其工整。(每空0.5分,共2分)
23.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
答:?
?
?
参考答案:答:(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