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诗。
2、针对本诗,请简要分析其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根据你的理解,将《鹿柴》这首诗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不少于3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别刘原父
宋祁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华换.到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
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①,望水远天远人远。
①兰桡:划船的桨
小题1:词的下阕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2:结合整首词谈谈词人用哪些手法表现了自己思想情感的变化。(6分)
3、阅读题 阅读陶渊明的一诗,回答下面的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如同口语,清新质朴,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小题。(8分)
狂 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②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年)夏,杜甫49岁,地点为成都草堂。
②.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
小题1:历代评论家多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小题2:“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怎样刻画“狂夫”形象的?(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3分)
【小题2】结合全诗赏析“却疑”二字的表达效果。(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