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六)
①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②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 ③袁君正其有后矣?④袁家故为有人 ⑤诸人在职,屡有谤书?⑥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B(衔:怀恨)?
小题2:D(②表明袁君正清明耿直,⑤是高宗评说其他人的话)
小题3:C(认为他清白廉洁的是高宗,加封他为云麾将军和尚书仆射的是后主)
参考译文:
袁宪,字德章。幼年就聪明机敏,喜好学习,有宽宏的度量。十四岁时,被召入国学为《正言》弟子,他拜见祭酒到溉,到溉以赞许的目光看着他送他出来,欣赏他的神采。过了几天,袁君正派门客岑文豪跟袁宪一道去问候周弘正,恰逢周弘正要登座讲学,弟子们全都到齐了,周弘正就邀请袁宪进入讲堂,给他一柄麈尾,让他立论。当时谢岐、何妥在座,周弘正对何妥说:“任凭你们提问发难,不要把他看作小孩子。”当时学者满堂,旁观者很多,而袁宪面色平静神态如常,论辩应对自如。周弘正也起来多次诘难,始终不能难倒他,于是告知文豪说:“你回去和袁吴郡商议一下,这小家伙现在就可以充任博士了。”那时参加策试的人,大部分都贿赂考官,岑文豪也提出替袁宪准备礼物,袁君正说:“我怎么能用钱为儿子买及第呢?”主管学校的官员对此怀恨在心。当袁宪策试时,他们争着用特大难题刁难袁宪,袁宪却随问随答,解剖分析对答如流,到溉看着袁宪说:“袁君正有个好儿子啊。”
(太建)三年,升任御史中丞,兼羽林监。当时豫章王叔英不遵守法度,强行索取人马,袁宪依据事实弹劾禀奏,叔英因此获罪被罢免,从此朝廷内外都十分畏惧袁宪。袁宪熟悉朝廷的法规制度,尤其能准确判决诉讼,如有案情还没有彻底弄清而有关官员却行文了结的案件,就常常瞅准闲暇时机对皇上陈说,由于他的申说而重新办理的案件很多。他曾经在承香阁侍陪御宴,宾客散退之后,高宗留下袁宪和卫尉樊俊把筵席移到山亭里,君臣谈话宴饮一整天。高宗看着袁宪对樊俊说:“袁家仍然是有英才。”袁宪就是这样地被看重。袁宪认为自己担任清闲而显要的职位太久,多次上表请求解职。高宗说:“许多官员在职,屡次被人书面检举。而你处理了很多事务,可以说清白廉洁,另外考察选用别的人,就不要再说了。”等到高宗病重临终之时,袁宪与吏部尚书毛喜都领受了遗诏。始兴王叔陵横行不法、背叛作乱,袁宪指挥部署,为平息这场叛乱起了重大作用。至德元年,太子加冕,二年,举行了释奠之礼,这时袁宪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后主不答应,还赐给他两名扶护人员,晋升为云麾将军,安排了辅佐他的官吏。皇太子很不遵守典籍制度,袁宪亲手写奏表提出了共十条谏议,都援引古今事例,措词切要率直。太子虽然表面上接受,但内心并无悔改之意。后主打算另立宠妃张贵妃的儿子始安王为皇位继承人,曾随口谈了这一想法,吏部尚书蔡徵顺着后主的意思称颂赞赏,袁宪就正言厉色地指责他:“皇太子是皇位继承人,已经深入万民百姓之心。你是什么人,敢轻率地谈说废立太子这样的大事!”这年的夏天,还是把太子废为吴兴王。后主知道袁宪有规谏之事,赞叹地说:“袁德章实在是一位正直之臣。”当天下旨任命他为尚书仆射。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6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下
B.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D.哀吾生之须臾须臾:形容生命之短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凌万顷之茫然何为其然也
B.羡长江之无穷不知日之入
C.顺流而东也耳得之而为声
D.游于赤壁之下学于余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固一世之雄也
B.渺渺兮予怀
C.何为其然也
D.月出于东山之上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客人谈到曹操击败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B.作者由月而思美人,借美人而抒政治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
C.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的形式表现出来。
D.这是一篇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文赋,文中借用了汉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
【小题5】第一段中写箫声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箫声?请作简要分析。(3)
【小题6】翻译文中的划线语句。(5分)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
②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小题5】渲染了凄惨悲凉的氛围。(1分)①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先直接描写箫声和余音,再表现箫声的感人力量;(2分)②运用比喻手法,③夸张,④想像。(后三个点任答两点2分)
【小题6】①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②(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本题解析:
【小题1】A溯:逆水而上。理解实词含义要依据语境和词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A……的样子;这样。B取独。C表修饰;表顺接。D在;向。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依据语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A判断句B主谓倒装句C宾语前置句D状语后置句。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A“赞扬曹操”错,意在抒发人生无常之感慨。结合下文“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渲染了凄惨悲凉的氛围。①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先直接描写箫声和余音,再表现箫声的感人力量;②运用比喻手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③夸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想像,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①渔樵、侣、友,状语后置句;②骤、遗响、于。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答题。(6分)
1)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认为羿擅长射箭,奡擅长水战,但都?;禹和稷亲自种庄稼,他们都?。孔子对南宫适的赞美体现了儒家?的思想。(3分)
2)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曾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可是以上选文孔子又否定了子贡和子路关于管仲非仁者的疑问,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不得好死/得到了天下/尚德不尚力(德治的思想即儒家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是以武力得天下)
2)不矛盾。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主要看大节,管仲虽然没有自杀殉主,但他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不使用武力,匡正了天下,使老百姓得到了好处,因而他是个仁德的人。
本题解析:
1)译文: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2)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宇宙的未来》这篇文章由26段组成。对文意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指出科学预言与巫师和预言家的“预言”有本质的不同。宇宙的未来是可以被科学家预言的。
B.7--13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指出尽管存在着我们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物理方程的不稳定性、人类可能先于宇宙灭亡、宇宙运动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困难情况,但由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的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C.14--25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指出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在于要弄清宇宙的密度是多少。估算宇宙密度,特别是解释宇宙的初始密度,对认识宇宙未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26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指出宇宙的未来肯定是坍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渺沧海之一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