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吾属今为之虏矣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2、单选题 下列画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
(明)王慎中
嘉靖二十三年,制[注]当黜陟天下。百司庶职报罢者凡若干人。而吾州儒学教授程君龙峰,名在有疾之藉,当致其事以去。
程君在学,方修废起坠,搜遗网失,以兴学成材为任。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非独其精爽有余,意气未衰,至于耳目之所营注,手足之所蹈持,该涉器数,而周旋仪等,纤烦劳惫,莫不究殚胜举。不知司柄者奚所考而名其为疾也。
黜陟之典,固将论贤不肖,以驭废置。人之有疾与否,则有名下焉。贤不肖之论,非可倚此为断也,况于名其为疾者,乃非疾乎!人之贤不肖,藏于心术,效于治行,其隐微难见,斤形似易惑,故其论常至于失实。非若有疾与否,可以形决而体定也。今所谓疾者,其失若此;则于贤不肖之论,又可知矣!此余所以深有感也。
又有异焉。古者宪老而不乞言。师也者,所事也,非亊人也。所谓以道得民者是也。责其筋力之强束,课其骸骨之武健,是所以待狼局冗司之末也。
程君之僚,与其所教诸生,皆恨呈君之去,谓其非疾也。余故论今之失,而及古之宜,使知程君虽诚有疾,亦不可使去也。
君去矣,敛其所学,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矍烁自喜。客倘有讶而问者:“君胡无疾也?”聊应之曰:“昔者疾,而今愈矣。”不亦可乎?
[注]制:指皇帝的命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当黜陟天下 陟:提拔
B.效于治行 效:表现
C.课其骸骨之武健 课:考核
D.皆恨程君之去恨:怨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兴学成材为任?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B 则有名焉?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C则于贤不肖之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与其所教诸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小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教授程龙峰耳聪目明,意气未衰,工作卖力,有点伤病但已痊愈,上司却把他当做病人,罢免了他的学官职务。
B.文章对当时社会的官吏制度作了尖锐的指摘,黜陟之典的标准应是贤或不肖而不是身体状况,何况程龙峰本身无病。
C.按照古代敬老尊师的传统,程龙峰即使真的有病,也不该受这样的待遇,老师毕竟是凭借懂得道理而获得人们尊重。
D.国子监博士程龙峰的上司借口程有病,让他“致仕”了,作者写了这篇别开生面的赠序来送别,议论透彻,文字畅快。
小题4: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4分)
(2)君去矣,敛其所学,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矍铄自喜。(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吏。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耶?”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耶?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时融以黄巾寇暴,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慈从辽东还,母谓慈曰:“汝与孔北海未尝相见,至汝行后,赡恤殷勤,过于故旧,今为贼所围,汝宜赴之。”慈留三日,单步径至都昌。时围尚未密,夜伺间隙,得入见融,因求兵出斫贼。融不听,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围日逼。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城中人无由得出,慈自请求行。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融既得济,益奇贵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毕,还启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
(节选自《三国志?太史慈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吏然慈言,即日俱去?(?)?
②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
③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
④惟君所以存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慈将至车间,与语曰? B.赡恤殷勤,过于故旧
C.夜伺间隙,得入见融? D.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B.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出屯都昌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D.时融以黄巾寇暴,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而为州家所疾”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 B.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史慈任郡奏曹吏时,朝廷因无法判断东莱郡太守与州官之间的是非曲直,就把先向朝廷上报情况的一方定为正确的。
B.太史慈以各种手段骗取并毁坏州吏的奏章,又哄骗州吏和他一起逃亡,出城后却又借机逃回郡里重新呈送郡守的奏章。
C.太史慈巧用计谋,使郡守在与州官的纷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扬名,却又因此得罪了州官,不得不远走他乡,避祸辽东。
D.太史慈冒死冲出重重包围,成功地劝说刘备出兵援助,解救了被黄巾起义军围困的孔北海,母亲对他的义举甚感欣慰。
6.断句与翻译。(9分)
(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
②融既得济,益奇贵慈,曰:“卿,吾之少友也。”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论曰: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有删节)
[鳣] (zhān):俗称小黄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光武高其节高:高贵
B.不亦厚乎厚:丰厚
C.诸儒称之称:称赞
D.诚以负荷之寄诚:确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何谓无知徐公何能及君也
B.暮夜无知者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C.代刘恺为太尉窃为大王不取也
D.则将焉用彼相矣割鸡焉用牛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震出身于名门,其八世祖被封为“赤泉侯”,父亲杨宝在哀、平二帝时,隐居民间,教书为业。
B.杨震赴郡途中路过昌邑,举荐故人荆州秀才王密任昌邑令,王密暮夜投金以谢,但却被扬震拒绝,
C.杨震任职太常寺之前,太常博士选拔举荐人才大多不根据实际才能,而杨震到任举荐了一批名士。
D.杨震拒绝任用李常侍之兄及皇后兄所荐亲信,但此二人随即被司空刘授征召,很快又被破格提拔。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就,卒于家。(4分)
译文:
(2)宝乃自往候震日:“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6分)
译文: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