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⑴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⑵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⑶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⑷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 ⑸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⑵⑶⑸ D.⑶⑷⑸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路伯达,字仲显,冀州人也。性沉厚,有远识,博学能诗,登正隆五年进士第,调诸城主簿。由泗州榷场使补尚书省掾,除兴平军节度副使,入为大理司直。大定二十四年,世宗将幸上京,伯达上书谏曰:“人君以四海为家,岂独旧邦是思,空京师而事远巡,非重慎之道也。”书奏,不报。阅岁,改秘书郎,兼太子司经。时章宗初向学,伯达以文行知名,选为侍读,居无何以忧去。会安武军节度使王克温举伯达行义,起为同知西京路转运使事,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兼翰林修撰,敕与张行简进读陈言文字。
先是,右丞相襄奏移贺天寿节于九月一日,伯达论列以其非时,平章政事张汝霖、右丞刘玮及台谏亦皆言其不可,下尚书省议,伯达曰:“上始即政,当行正信之道,今易生辰非正,以绐四方非信。且贺非其时,是轻礼重物也。”因陈正名从谏之道。升尚书刑部郎中。上问群臣曰:“方今何道使民务本业、广储蓄?”伯达对曰:“布德流化,必自近始。请罢畿内采猎之禁,广农郊以示敦本,轻币重谷,去奢长俭,遵月令开籍田以率先天下,如是而农不劝、粟不广者未之有也。”是时,采捕禁严,自京畿至真定、沧、冀,北及飞狐,数百里内皆为禁地,民有盗杀狐兔者有罪,故伯达及之。累迁刑部侍郎、太常卿,拜安国军节度使,未几,改镇安武。
尝使宋回,献所得金二百五十两、银一千两以助边,表乞致仕,未及上而卒。其妻傅氏言之,上嘉其诚,赠太中大夫,仍以金银还之,傅泣请,弗许。傅以伯达尝修冀州学,乃市信都、枣强田以赡学,有司具以闻,上贤之,赐号成德夫人。《金史·列传第三十四》(全文节选)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岁,改秘书郎,兼太子司经。阅岁:过了一年
B.方今何道使民务本业、广储蓄?务:致力于
C.民有盗杀狐兔者有罪,故伯达及之。及:等、等到
D.上贤之,赐号成德夫人。贤:认为贤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路伯达“远识”和忠诚的一组是(?)(3分)
A.敕与张行简进读陈言文字表乞致仕,未及上而卒
B.伯达论列以其非时献所得金二百五十两、银一千两以助边
C.因陈正名从谏之道乃市信都、枣强田以赡学
D.布德流化,必自近始上嘉其诚,赠太中大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伯达以文章才华出众、品行高洁而出名,所以在时在章宗刚刚开始学习时,就被选为侍读,但是任职不久不知因为什么而离去了。
B.路伯达有高尚的品行和忠贞的义节,因而被安武军节度使王克温举荐。于是皇上起用路伯达为同知西京路转军使事,征召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兼翰林修撰,并命令他和张行简进读上奏的文字。
C.路伯达处理政事时见解高远而深刻。当皇上问他如何才能国富民强时,他回答说:应该首先解决眼前最突出的主要矛盾。请求废除京畿内打柴打猎的禁令,扩大农民可以耕作的田土,轻钱重粮,除去奢侈培育节俭,遵从时令,开垦田地,做天下的表率。
D.路伯达的妻子傅氏哭着请求不要把捐赠给边用的钱退回来,这是从侧面表现路伯达忠诚的节操,并通过傅氏之口补叙了路伯达开学教民的远识和良苦用心,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县称之。转山阳令,太尉陈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
后转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害彦,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义阳王司马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不复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恕,不以介意。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国之愚臣而已。”秀虽凶狡,知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
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颙专制关中,有不臣之迹,言于惠帝,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颙。于是沈等与颙战于长安,辅遂将兵救颙,沈等败绩。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辅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又杀天水太守封尚,欲扬威西土。召陇西太守韩稚会议,未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绩。
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晋书·列传》三十)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引:引荐,荐举
B.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见:看见
C.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德:感激
D.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举:清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观因军事害彦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转梁州刺史,不之官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①贬预以清风俗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辅“不畏权势”的一组是( )
①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
②太尉陈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
③辅遂将兵救颙
④辅并纠劾之
⑤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
⑥贬预以清风俗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阅读例题中的选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春申君大说之_____________
(2)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_____________
(3)先生过矣,臣何足以当尧_____________
(4)夫以贤舜事圣尧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的题。
张昭,字潜夫。自言汉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县。祖楚平,寿张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调长安,值巢寇乱,不知所终。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时盗贼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积十年不能得。乃发哀行服,躬耕海滨。青州王师范开学馆,延置儒士,再以书币招直,署宾职。师范降梁,直脱难北归,以《周易》、《春秋》教授,学者自远而至,时号逍遥先生。
昭始十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不己若也。后至赞皇,遇程生者,专史学,以为专究经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因出班、范《汉书》十余义商榷,乃授昭《荀纪》、《国志》等,后又尽得十三史,五七年间,能驰骋上下数千百年事。又注《十代兴亡论》。处乱世,躬耕负米以养亲。
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昭谓宪日:“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日:“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苟靦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
时有害昭者,昭曰:“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
长兴二年,丁内艰,赙绢布五十匹,米麦五十石。昭性至孝,明宗闻其居丧哀毁,复赐以钱币。服除,改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上言乞复本朝故主,置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谏官月给谏纸。并从之。又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
宋初,拜吏部尚书。乾德元年郊祀,昭为卤簿使,奏复宫阙、庙门、郊坛夜警晨严之制。礼毕,进封郑国公,与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选。谷尝诬奏事,引昭为证,昭免冠抗论。太祖不说,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陈国公。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要:要领
B.多自效军门/效:献,尽力
C.又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劝:勉励
D.以本官致仕/致仕:登上仕途
2.文中“此古人之志也”中的“之”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C.夫晋,何厌之有?
D.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昭的父亲在动乱的年代,共计十年,千里寻父,历尽艰辛,终究没有能够找到父亲,于是为父亲办丧事。王师范邀请儒生,连续几次用书籍和钱财来请张昭的父亲,他才去了。
B.张昭年少时就才华横溢,鹤立鸡群。后来更遇名师,得到程生的指点,于是学问得到极大的提高。
C.张宪也是一位饱学之士,对张昭有知遇之恩。后来张宪部下联合戍将准备兵变,张昭试探张宪的打算,他对张宪能成古人之义表示赞同。
D.宋朝初年,张昭官拜吏部尚书,又进封郑国公。因为同僚陶谷胡乱奏事,并且强拉着他作证,他坚持原则,结果太宗很不高兴。
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不己若也。 ?
译: ?
(2)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 ?
译: ?
(3)上言乞复本朝故事,置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 ?
译: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