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示?秬?秸①
张耒
?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梏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骂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下面对《白马篇》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这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
B.起句奇特:“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艳。“连翩”“驰”,马又是何等英姿。看似写马,实则写人。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 ?
C.作品运用了白描的笔法,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超的射箭本领。 ?
D.“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一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之勇。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你认为颈联中哪两个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①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②。
【注】①行人:指因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②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1)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署。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朗相忆否?小揖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蝉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常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回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间有别,其中《苏幕遮》所写是______之荷,《系裙腰》所写是______之荷。
(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下阕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