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7-03 21:29:24 【

1、阅读题  诗歌鉴赏(11分)
忆秦娥?忆秦娥·娄山关
李白?毛泽东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但所渲染的气氛并不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诗后问题。(8分)
蜀相①?杜甫
丞相祠堂②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③老臣心。出师未捷④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⑤。
塞上长城⑥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⑦,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蜀相,即诸葛亮,曾封武乡侯。②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③两朝开济,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开,开创;济,扶助。④出师未捷,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后卒于五丈原军中。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⑥塞上长城,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道济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塞上长城比喻像檀道济那样的守边御敌的将领。⑦名世,名传后世。
(1)两首诗歌都有“空”“自”二字,试体会其各自流露的情味。(4分)
(2)两首诗都歌咏了诸葛亮,但寄寓的个人情感各不相同,请略作赏析。(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唐诗,按照要求完成小题。(共8分)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释:邓剡,宋人,参加抗元救国,兵败后流落金陵,作此词。)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2:本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小题1:《春日登楼怀归》中“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句很为后人赞赏,试结合诗文加以赏析(3分)。
小题2: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但在情和景的表现上是不同的,试结合诗文分析(5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