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2019-07-03 22:23:43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1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选自《鸿门宴》)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2分)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籍吏民,封府库 C.常常以身翼蔽沛公。 D.素善留侯张良
| 小题2:下列选项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距关,毋内诸侯
B.张良出,要项伯。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项王、项伯东向坐
小题4:下列句式与例句一致的是(?)(2分)
例句:大王来何操?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
C.沛公安在?
D.亚夫者,范曾也。
小题5:翻译划线句子。(3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2、单选题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行动些:走快些
凤池:对于中书省的美称
永昼:漫长的白天
B.哥哥行:哥哥那边
经年:年复一年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C.葫芦提:糊涂
酹:将酒洒地,表示哀悼
次第:光景
D.亢旱:大旱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吟啸:吟咏长啸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组加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特不识其利(只是)
花径不曾缘客扫(因为、为了)
B.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
所守或匪亲(倘若)
C.将进酒,杯莫停(请)
父子相爱则慈孝(偏指一方,父亲)
D.信知生男恶(确实)
官应老病休(认为是、是)
4、阅读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蔡葛山先生曰:“吾校《四库全书》,坐讹字夺俸者数矣。惟一事深得校书力。吾一幼孙,偶吞铁钉,医以朴硝等药,攻之不下,日渐尪弱。后校《苏沈良方》,见有小儿吞铁物方云剥新炭皮研为末调粥三碗与小儿食其铁自下依方试之,果炭屑裹铁钉而出。乃知杂书亦有用也。此书世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收其全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槐西杂志(二)》
小题2:《四库全书》是古代哪位皇帝主持编修的?是指哪四库?(2分)
?
小题3:这段文字叙述了依杂书药方排出幼孙误吞之铁钉一事。除此而外,你还能从中获悉哪些重要信息?(答两点)(2分)
?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闲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
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祚久长。?(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第四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至丞相府归我幸:希望
B.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诣:前往
C.茂辟左右问之曰辟:躲避
D.方见重于世重:尊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C.①诚能为人所不能为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世之公相
D.①而独能取忠厚之臣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①心知其谬,默解与之
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⑤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⑥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
B.卓茂担任密州令时,有人告发一位亭长私自把他遗失的米肉占为己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惧怕亭长而不敢向亭长索要,并非亭长逞威凌弱。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接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了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范晔和司马光都认为,卓茂受重用是因为其性情忠厚仁爱,懂得以礼教化百姓,光武帝相信他有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4分)
译:
?(2)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4分)
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