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19-12-28 08:06:45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唯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胜,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人非生而之者
B.上下诏求遗书?迁客骚人,多于此
C.时文正在军机处,不喜?大行不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D.所欲著书皆未?自是指物作诗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与“以过降级,复为编修”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富国农,距敌恃卒
B.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恶小而为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朱筠“宽厚待人”和“生性耿介”的一组是?(?)
A.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而博学强识不衰
B.与文正固争执?去而人爱思之
C.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所欲言者无不尽?
D.与言论若同辈?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不幸早逝,一是过于喜欢喝酒,二是朋友众多,交往甚密而导致过度劳累。
B.朱竹君年轻时就以善于写文章而闻名,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编修、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和福建学政等官职。
C.朱竹君建议开局搜寻古籍,得到军机处大臣刘文正、于文襄的大力支持,朝廷因此开设四库全书馆,朱竹君也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撰。
D.文末提到朱筠当年“游山水”的情景,但是题名虽在而先生已经不在的现实,令作者无限感伤惆怅!全文于此戛然而止,意韵无穷,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朱筠的缅怀之情。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时运不济,命途多: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终军之弱冠:等到
C.阮籍猖,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彻区明:日光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朱竹君先生传
姚 鼐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珪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唯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胜,入其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上下诏求遗书会:适逢
B.且言搜集之道甚备:齐全
C.所欲著书皆未就:靠近
D.先生于伯思,皆高才酒耽:沉溺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时于间属文 ②吾还也
B.①后进士多因以得名 ②佯狂不知所
C.①过降级,复为编修 ②不赂者赂者丧
D.①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 ②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朱竹君年轻时就以善于写文章而闻名,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编修、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和福建学政等官职。
B.朱竹君建议开局搜寻古籍,得到军机处大臣刘文正、于文襄的大力支持,朝廷因此开设四库全书馆,朱竹君也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撰。
C.朱竹君喜好交游,朋友众多;为提携后进之士,常常称道他们的优点,掩饰他们的缺点。他时常在与朋友饮酒谈笑之间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又写得很好。
D.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不幸早逝,一是过于喜欢喝酒,二是朋友众多,交往甚密而导致过度劳累。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1)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2分)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大学士傅恆尤重之。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三。高宗谓陕西自国朝以来未有以一甲一名及第者,遂拔杰而移翼第三,授编修。
后出知镇安府。粤民输穀常社仓,用竹筐,以权代概①。有司因购马济滇军,别置大筐敛穀,后遂不革,民苦之。翼听民用旧筐,自权,持羡去,民由是感激,每出行,争肩舆过其村。先是镇民付奉入云南土富州为奸,捕获百馀人,付奉顾逸去,前守以是罢官。已而付奉死,验其尸良是。总督李侍尧疑其为前守道地,翼申辨,总督怒,劾之。適朝廷用兵缅甸,命翼赴军赞画,乃追劾疏还。傅恆既至滇,经略兵事,议以大兵渡戛鸠江,别遣偏师从普洱进。翼谓普洱距戛鸠江四千馀里,不如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如其策入告。其后戛鸠兵遭瘴多疾病,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卒以蕆事②。寻调守广州,擢贵西兵备道。以广州谳狱旧案降级,遂乞归,不复出。五十二年,林爽文反台湾,侍尧赴闽治军,邀翼与俱。时总兵柴大纪城守半载,以易子析骸入告。帝意动,谕大纪以兵护民内渡。侍尧以询翼,翼曰:“总兵欲内渡久矣,惮国法故不敢。今一弃城,则鹿耳门为贼有,全台休矣!即大兵至,无路可入。宜封还此旨。”侍尧悟,从之,明日接追还前旨之谕,侍尧膺殊赏;而大将军福康安续至,遂得由鹿耳门进兵破贼,皆翼计也。事平,辞归,以著述自娱。尤邃史学,著廿二史劄记、皇朝武功纪盛、陔馀丛考、檐曝杂记、瓯北诗集。嘉庆十五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卒,年八十六。同时袁枚、蒋士铨与翼齐名,而翼有经世之略,未尽其用。所为诗无不如人意所欲为,亦其才优也。
(选自《清史稿?赵翼传》)
【注】①权:用称秤量;概:用概板刮平。②蒇(chǎn)事:事情已办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持羡去羡:盈余。
B.而阿桂所统江东岸一军独完完:完善。
C.以易子析骸人告易:交换。
D.而翼有经世之略经:治理。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赵翼文才武略的一组是(3分)?(?)
①翼听民用旧筐,自权?②由江东岸近地取猛密
③惮国法故不敢?④宜封还此旨
⑤重宴鹿鸣?⑥尤邃史学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翼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受到大学士傅恒的器重,在殿试录取时本应该以头名中选,
但因皇帝照顾陕西而把他改为第三。
B.在针对粤地百姓交谷物的问题上,赵翼施惠于百姓,令百姓感激,在赵翼路过他们
的村子时争着用肩舆抬着他经过村落。
C.在对台用兵上,赵翼向李侍尧建议不能让柴大纪弃城,并封还皇帝让柴大纪以兵
护民内渡的圣旨,为后来破贼立下功劳。
D.赵翼请求退休后,以著述而自得其乐,在诗歌创作上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他优
异的才能还是被当时的人充分认可。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3)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
小题1:孔子认为实践“仁”的途径是什么?(2分)
小题2:根据所给的三则材料,从个人修养角度谈谈儒家提出的德治的意义。(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