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12-28 08:10:15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世事艰”暗指什么?从章法上看,它有什么作用?下文哪一句和它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诗人是如何“以诗写志”的?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 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1)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首诗中的“安得”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如此作结,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小题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小题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小题1:毛泽东说项羽“沽名”。请根据《鸿门宴》说明项羽“沽”的是什么“名”,项羽“沽名”的结果如何。(6分)
小题2:毛泽东说“不可沽名学霸王”有什么深刻意义?(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
朝耕
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小题1:映衬(如动静、声色等)是古诗常用手法,试以此诗为例加以分析。(4分)
答:?
?
小题2:全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识记字音》..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