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12-28 08:29:24 【

1、写作题  
请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4)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
(5)不低于800字?(6)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和人名。


参考答案:
例文1
我的心愿
我静坐窗前,望着窗外沙尘飞扬、狂风肆虐,望着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仍然耀武扬威地喷着尾气,望着远处工厂的烟囱冒出一缕缕如同魔鬼一样张牙舞爪的黑烟……我的心在痛,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荒凉的沙地,耳边也似乎响起了鸟儿惨痛的鸣叫,人哪,你难道要一错再错吗?
我不否定人类的伟大。他们一步步地创建这个世界,让它如此丰富多彩。然而他们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却深深地伤害了视人类为朋友的动物群体,更残暴地戳穿了曾为人类遮风沙、挡寒雨的绿色屏障。人类的所作所为注定要受到惩罚。终于,狂风邀请沙粒来到了人类的栖息之地,它们面对罪恶的人类,使劲地发泄着内心的仇恨和哀怨。大街小巷,飞沙走石,惨不忍睹,到处都显现出大自然征服人类的痕迹:一座房屋终于招架不住突如其来的打击,无奈地坍倒了;一家大商店狼狈地在关闭的店门上挂了“因天气状况,暂停营业”的牌子;一位农人怜惜地望着被连根拔除的麦苗,眼泪滚落下来;一位白须老人望着满天的混沌感慨万千:“这都是报应啊!是人一手栽下的祸根……”
可怜的人类,面对大自然的示威和挑战,你的聪明呢?你的才智呢?你往日的傲慢呢?你不是声称自己是自然的主宰吗?你不是有能力改变世界一切的一切吗?
哦,人类,觉醒吧,现在还来得及。
都市频道的《萝卜 白菜》栏目中,一位年轻的“绿色使者”飘然而至,她与同伴周游至西藏,沿途清理垃圾和塑料袋,她已经真正意识到了人类的危急:长江源头的居民竟缺水告急!她轻轻地唱起《变脸》,告诫人们:大自然终究有一天会“变脸”的……
我心潮澎湃,一刹那间竟在心底升起一团再也挥之不去的火焰——我要做一名“绿色使者”,我要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歉意向大自然说声:对不起!我要号召人类为人与自然的共存而奋斗不息。
——这将是我永不变更的心愿。
让绿色重新铺满大地——这又将是全人类的心愿!
评析:
当代的青少年,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不愧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一代。本文作者怀着深重的忧患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视野推向大自然,结合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具体事例,聊起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话题,表明了“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人人应该从自我做起”的态度,并在文章结束处倾吐出“让绿色重新铺满大地”的心声。
例文2谢谢您,妈妈
妈妈,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名词,世间因为有妈妈而变得温馨和可爱,曾几何时,我读懂了她,真正地。
我是一只小小的船,妈妈是一个温暖的大海港。当我停泊在她的怀抱时,我满目阳光,满心温暖。我享受着她无限的爱抚,那朵朵浪花便是我被爱的记录。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影子总是那么清晰;妈妈对我的付出,永远那么多。时常望着妈妈那操劳的身影,我多么想说一句:“妈妈,谢谢您。”
妈妈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每个春秋,她总是在属于她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然而家境不好,又加上我这个家中主要的消费者——读书人,妈妈种地挣下的钱远远不够家里开销。妈妈只好找了个编铁丝网的临时工作,每个月挣400元。妈妈很满足,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可遍铁丝网很辛苦,每天工作长达9个小时。每晚妈妈一回家就得休息,她太累了。在灯光下,我看见妈妈那疲惫的神情,她那丝丝白发在闪光,额头的皱纹更多、更深了。当我望着妈妈被铁丝划破的胳膊时,当我拿着妈妈的血汗钱交书费时,我多想说句:“妈妈,谢谢您。”
妈妈,我是沐浴在您爱的阳光中长大的。我受挫折时,您给我鼓励;我进步时,您及时地表扬。
谢谢您,亲爱的妈妈。
您那额头的皱纹和增添的白发是您爱我的见证。奶奶对我的爱是博大细腻的,可贵的,丰富的,神圣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谢谢您,亲爱的妈妈。
评析:
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伟大而又平凡的:它是唠唠叨叨的话语,是离别之前的叮嘱,是病床前的守护,是亲手缝制的寒衣,更是省吃俭用后的无私供给……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得以长大成人!然而,母亲却不再年轻,岁月为她带来了白发,使她脊背弯曲,人生旅途使她步履蹒跚,风霜雨雪在她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当我们不经意地感觉到了这一切时,必将引起心灵的震颤,从而倾吐出感谢的心声。本文作者就是这样饱含深情地叙写了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倾吐出了“感谢您,亲爱的妈妈”的心里话。文章叙事具体生动,倾吐心声自然天成。


本题解析:这是独词类话题作文。考生需要对“心声”进行发散,可采用添加法,思考。
“言为心声”,把我们的心里话写下来就是“心声”。大胆吐露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也是心声。
不过,这吐露心声不能纯粹发牢骚,更不能偏激地看待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以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遭遇雾霾天气。根据北京环境监测中心3月5日发布消息称,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两会期间,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雾霾天气?”
甲:“如今汽车数量太多了,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应大幅减少私家车数量。”
乙:“工业污染最严重!尤其是造纸厂和食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丙:“城市不断地规划、建设、拆除、施工,产生的粉尘让我呼吸困难。城市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却没有给我们健康。”
丁:“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


参考答案:
天空不蓝
每个人心目中的蓝天,都是很深邃、很清澈的。可是当我独自徘徊在小河边,望着理想中令人感到沉静的天空时,却发现它并不如我想象中的一样美。黑色的烟雾袅袅升起,染黑了原本蓝盈盈的天空,那是从不远处的工厂中飘出来的。四周的空气并不清新,而是浑浊不堪的,其中夹杂着许多被汽车飞扬而过而激起的灰尘,令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正当我在苦苦思索被污染的原因时,不远处有一个黑影坠落了下来,掉在河边杂乱不堪的小草上。出于好奇,我便加紧步伐向那个黑乎乎的不明物体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鸟。它的眼睛很透彻,但显得很悲哀,这双眼睛充满了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恐惧。它奄奄一息地蜷缩着,身体不住地颤抖着,似乎很恐惧。它的羽毛很秃,眼里充满了凄凉。为什么它会在空中突然坠落,为什么它如此悲伤?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被烟染黑的天,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是它!是这不再蓝的蓝天!小鸟,我懂了,你已无力再飞向蓝天。因为你无法逃脱这城市中那堵无形的墙!就连我们这些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也时刻感到压抑,更何况是如此弱小的鸟儿!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决定要救它。我轻轻的捧起它薄弱的躯体,害怕一不小心它就会受伤。小鸟惊恐地看着我,但在我的安抚之下,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将它带到空气稍稍清新一点的“树林”里,所谓的“树林”,只是一排排树桩。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前两天这里还是一片绿荫。这是谁干的?是人!他们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地破坏自然!无意间,我与小鸟的目光相遇了,也许是看出了我眼中的无奈,小鸟绝望了。最终,小鸟耷拉下了脑袋,死了。它似乎并不瞑目,眼睛睁着,仍旧是那么悲伤。它是想控诉人类吗?我含着泪,充满歉意地合上了小鸟的双眼。
天空啊,何时你才能重新变成深邃、清澈的蓝色?何时你才能再度成为小鸟的乐园?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造成雾霾的原因是多样的,汽车尾气污染,工业污染,城市拆建时的粉尘污染。这些污染源说明中国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亏欠”环境,索取程度大于自然自净能力。北京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达到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级别。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治理环境不仅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要出台具体措施。在资源利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和环保经费投入上都要更有针对性。材料中“我是个外地人,我们那没有雾霾,污染与我无关。”其实,环境的恶化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甚至连吃一顿烧烤也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只有全社会提高责任意识,才能将治污环保落到实处。本材料立意可从以下角度: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如何保护环境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孩子,有哭有笑,你才能长大。
请你展开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
有哭有笑,我长大了
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也被我贪婪的嘴给霸占了,眼的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可记忆却已不再朦胧。
曾经的我年少多梦,笑语欢颜。如今,作业之多“难为”了嬉戏之少,老师之严肃“阻抑”了欢笑之渺,压力之沉重,梦幻中的我们,成长中有了泪。打开厚重的回忆之书,那思绪点点,是不倦回眸的一些往事。
刚上高中,“初”来乍到,一个脆弱的我,被“敌人”瞄准了“弱点”猛开了一炮,那个不堪一击的我,在“考”场上牺牲了,可一个“睡里挑灯看卷,梦回铃响背诗”的我又一次站了起来。那段岁月,正在黑暗中迷茫的我,学习之余,有时我也找一席尚未枯黄的草地,有时也会是书桌前、窗台边,看伫立在远处的一排排树正在拼搏,为的只是能发出最后的一丝艳绿。那些是什么树,我无从得知,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它们是树,就足够了。当我看着它们发呆时,心里就会思绪万千,当我的眼睛重新回到树的时候,心情豁然开朗,压力荡然无存,我不再流泪,转而投身于繁忙的学习之中,笑容又挂上了眉梢。
似乎茶的清香已弥漫了“世界”,我的心情也随之沸腾起来。
我的拼搏,战胜了烦恼,战胜了一切,让那似乎是最后一丝艳绿,同样放出等同于盛夏的光彩。“少年不知‘烦’滋味”,可在这“山重水复”的转弯处时,有谁要是放松下来,等待你的便是“沼泽千里,棘丛万丈”。反之,若要是付出拼搏和毅力,等待你的便是“柳暗花明,绿水青山”了。要让烦恼化作青烟一缕,不要让它缠绕你的灵魂,哭着笑着,我长大了。
现在的我懂了,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笑容便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文字,眼泪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笑容就是满纸的纯洁,眼泪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在成长的大自然中,有温柔抚面的春日煦风,也有炎炎烈日和暴虐的风倾盆的雨。
想着想着,双手已经感觉不到茶的温度了,弥漫在屋子里的清雾也悄然消失。我更加用心地品味那“苦中有乐”的水,去品味成长中的泪与笑。笑着哭着,时光也“走着走着”,经历也“多着多着”,我长大了。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材料简短,“有哭有笑,你才能长大”,意思是说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经历欢乐,也要经历痛苦和坎坷。考生就可以据此选材构思成文。从文体上看,本文题干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考生可根据自己平时写作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记叙文注意语言优美,以情感人。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视察,上午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谈了听课的感受。10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温总理的感言,标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文中在谈到岩石的分类时,出了点小纰漏。12日中午,一位读者致电新华社,认为温总理讲话稿中所说的岩浆岩和火山岩应该是一个概念。新华社总编室将这位读者的疑问转交给总理办公室。当晚,温总理就亲笔致信新华社总编室予以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次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温总理的信函。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