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稍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张灯结彩搭成鳌山,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于是饮酒乐甚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原: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数:数落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4分)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①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②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公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③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听。
后桀党羽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注释:①鄂邑盖主:汉昭帝的大姊,即下文的“长公主”。倢伃:即婕妤,宫中女官名,汉代设置。②休沐:休息洗沐,犹休假。③椒房中宫:皇后所居,借指皇后。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识:做标记
B.众庶莫不多光多:称颂,赞美
C.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德:感激
D.为国兴利,伐其功伐:讨伐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
②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B.①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①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霍光出入下殿门,停止、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很仰慕他的风采。
B.长公主等人和燕王旦勾结,罗列一系列罪行,诬告霍光专权,且行止有些不同寻常,并趁霍光休假之机上书,他们甚至还谋划把霍光抓起来。但昭帝没有批复同意。
C.上官桀虽与霍光是亲家,但后来因为和燕王、桑弘羊等人一样,有求于霍光而未能得到满足,就设法陷害霍光,但最终事败身亡。
D.霍光受先帝所托,辅佐幼主,深得皇帝的信任,不管上官桀等人怎样诽谤他,昭帝都认为霍光是一个忠臣。霍光后来还帮助昭帝粉碎了上官桀等人谋反的阴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2分)
⑵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3分)
小题5: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皆 与 燕 王 旦 通 谋 诈 令 人 为 燕 王 上 书 言 光 出 都 肄 羽 林 道 上 称 跸 太 官 先 置 又 擅 调 益 莫 府 校 尉
5、阅读题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忏,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庭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祜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注:元,宋哲宗年号。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咨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迁:提拔
C、初除谏官,未拜命——除:免职
D、啖以即大用——啖:利诱
2、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梁师成用事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