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小题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小题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请从表情达意及效果的角度,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叠字进行评点。(4分)
??????????????????????????????▲??????????????????????????????????????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写得极为深妙,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清溪行①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②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武昌阻风
唐五代·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妙处。(4分)
(2)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氓》,完成后面的问题。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到
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爽快
2.下列两组加粗的字,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
3.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这首诗叙事很完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
C.这首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的写法。
D.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用桑叶由绿变黄,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同时又引出下文女子的被遗弃,因此,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里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手法。
5.简要分析《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男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氓》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