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五)
2017-01-18 01:19: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祖韶,车骑司马。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国吏数人而已,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注]。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改适琅邪王练,公主虽执意不行,而诏其与谢氏离绝,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唯有二女,年数岁。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迁通直郎。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以混得罪前代,东乡君节义可嘉,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东乡君叹曰:“仆射平生重此子,可谓知人。仆射为不亡矣。”中外姻亲,道俗义旧,见东乡之归者,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又会稽、昊兴、琅邪诸处,太傅、司空琰时事业,奴僮犹有数百人。公私成谓室内资财,宜归二女,田宅僮仆,应属弘微。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注]豫:通“御”,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峻——从:堂房亲属
B.妻晋陵公主改琅邪王练——适:女子出嫁
C.还谢氏——听:听凭,允许
D.田畴垦辟,有于旧——加:施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儿深中夙敏,成佳器——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弘微家素贫俭,所继丰泰——盖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也
C.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诛——秦城恐不可得,徒
D.混得罪前代,东乡君节义可嘉,听还谢氏——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谢弘微人品的一组是(???? )
①精神端审,时然后言
②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③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④仍世宰辅,一门两封
⑤经纪生业,事若在公
⑥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弘微的祖父谢韶曾任车骑司马,父亲谢恩曾任武昌太守,因为司空琰无子,小时候谢弘微便过继给司空琰为后。
B.谢弘微过继的家里的叔父混以能识别人才而知名,他见到小时候的谢弘微就极为赞赏,认为他将来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才。
C.混家自东晋至南朝几代都当大官,是著名的望族,到混遭诛杀时仍拥有大量田庄和奴仆。
D.东乡君死后,谢弘微不仅放弃自己经营所得,而且用自己的俸禄安葬了东乡君。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讷,字仲敏,滑人。父寿卿,元侍御史。讷性持重,学问该博。至正中,举进士,任盐山尹,弃官归。洪武二年,征儒士十八人编《礼》、《乐》诸书,讷与焉。事竣,不仕归。久之,用四辅官杜斅荐,授国子助教。以说经为学者所宗。十五年超迁翰林学士,命撰《宣圣庙碑》,称旨,赏赉甚厚。改文渊阁大学士。尝寒附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帝制文警之。未几,迁祭酒。时功臣子弟皆就学,及岁贡士尝数千人。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十八年复开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由太学者三之二。再策士,亦如之。帝大悦。制词褒美。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⑴。讷陛辞,帝惊问,大怒,诛熂、文徵等,留讷如故。讷尝病,帝曰:“讷有寿骨,无忧也。”寻愈。帝使画工瞷⑵讷,图其像,危坐,有怒色。明日入对,帝问:“昨何怒?”讷惊对曰:“诸生有趋踣者,碎茶器。臣愧失教,故自讼耳。且陛下何自知之?”帝出图。讷顿首谢。
长子麟,举进士,擢御史,出为望江主簿。帝念讷老,召还侍。二十三年春,讷病甚,乃止学舍。麟请归私第,叱曰:“时当丁祭⑶,敢不敬耶!”祭毕,舁归舍而卒,年八十。帝悼惜,自为文祭之。又遣官祭于家,为治葬地。文臣四品给祭葬者,自讷始。正德中。谥文恪。
讷尝应诏陈边事,言:“海内乂安,惟沙漠尚烦圣虑。若穷追远击,未免劳费。陛下为圣子神孙计,不过谨边备而已。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汉赵充国将四万骑,分屯缘边九郡,而单于引却。陛下宜于诸将中选谋勇数人,以东西五百里为制,立法分屯,布列要害,远近相应。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策也。”帝颇採用其言。讷既卒,帝思之。官其次子複祖为司业,诫诸生守讷学规,违者罪至死。
注:⑴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2):瞷(jiàn):窥探。(3):丁祭:祭孔大典。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尝寒附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觉:觉醒
B.坐讲解无虚晷,夜恒止学舍???????恒:常常
C.臣愧失教,故自讼耳?????????????讼:责备
D.分屯缘边九郡,而单于引却???????却:退却?退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时是(???)
A. 征儒士十八人编《礼》、《乐》诸书,讷与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B.以说经为学者所宗。?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乃止学舍?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D.陛下为圣子圣孙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10、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讷学问渊博,考中了进士,但他不愿意做官,喜欢教书尤其喜欢讲授儒家经书。教学时他严立学规,自己也经常能做到以身作则。
B.宋讷在国子监教书谨谨业业,直到老死;培养出的太学生水平较高,在皇帝复开进士科那年,被录取的考生有三分之二是他所教的学生。
C.皇帝很欣赏宋讷的学识和能力,对他十分关心和爱护,曾暗中派人窥视并画他的像,然后对他考察询问。
D.宋讷对国家大事军事边防等也很有见地,皇帝曾和他谈论边事,他的建议被皇帝采纳;他去世后,皇帝很痛惜,派遣官吏到他家祭奠并为他治葬地。
四、18分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讷为严立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无虚晷
(2)、助教金文徵等疾讷,构之吏部尚书余熂,牒令致仕
(3)、备边在乎实兵,实兵在乎屯田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①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小题1:根据①②选段,概括孔子的义利观。(2分)
答:
小题2:结合③选段,简析孟子反对“后义而先利”的原因,并谈谈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4分)
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盛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日:“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謇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
B.平生苦志励行苦:劳苦
C.所以贻则于后人者则:家规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所渭之楚而北行也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①乃才可为而不为②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小题4:下列对原文中加粗划线语句断句正确的是??????????(???)
A.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
C.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
D.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
小题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3分)
译文:??????????????????????????????????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4分)
译文:????????????????????????????????
(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3分)
译文:???????????????????????????????



5、阅读题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①,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值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来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恶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何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止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幼,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②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颐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而还。师笞之,乃实告焉。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③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劙④错误!链接无效。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节选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①劬(qù):劳苦。②夏:亦作“榎”,木名。欻(xū):忽然。④劙(lí):割。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隐畜甘脆诚——饵:给……吃
B.大风雨,避身岩下——值:遇到
C.兄故弱,能多樵——恶:不
D.汗交不少休——颐:脸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遂家——乃实告
B.将作——复尔
C.不辞还——裂其衣束之
D.群扶归——欲劙颈塞责耶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时,怀饼来食兄 ③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 ④师叹其贤,遂不之禁 ⑤母勿烦恼,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创痛不能眠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讷,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上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