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9 03:42: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⑴⑵两题。(8分)
鄂州南楼①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②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③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①鄂州南楼: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时曾登城南楼览赏风光。②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创始人。写此诗时正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③芰(jì):菱,水生植物,夏天开花,白色,果实叫菱角,可吃。
(1)本诗前两句是如何描绘画面的,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凉”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4分)起句写登临纵目之所见,山光、水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曹操的《龟虽寿》,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中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句子,其中的“遗篇”就是指《龟虽寿》这首诗。
B.这首诗前四句是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从反面揭示出人的精神面貌之重要。
C.诗的第五、六句从正面作喻,又与七、八句意思紧密相连,揭示了这首诗的中心,形成了诗的高潮;高潮之后,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把满腔热情凝聚于一个哲理之中。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遗篇”指《观沧海》一诗。)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苏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小题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4分)
??????????????????????????????????????????????????????????????????????????????????????
小题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
小题3: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的自得,写山水有情;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诗人用“自得”“有情”赋予绿杨白鹭山水人格化,运用了拟人手法;“绿”“白”相间,以色彩来表现美景,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近”“远”,体现了描写景物时,远近结合的特点,给人以画面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反复品读,体会这两句的深意,找出关键词,然后结合整首诗歌的意境及注释来体会诗人所表达出的情感。“天意”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盛衰的坦然;“轻”体现了诗人对待俗人轻视自己的态度。要把诗人的坦然和俗人的轻视相结合起来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时,要紧扣题干的提示“以清切闲淡为主”,从这首诗歌的语言风格、意象特点、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具体的特点时,要结合能表现诗歌意境的关键词来分析,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①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佳人:知心朋友。
【小题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答案】
【小题1】深秋时节,天空高远,连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意境型的题目。第一步要抓住“落木”“千山”“天”“江”“月”,同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落”“远大”“澄”“明”;第二步营造的氛围,一般是四字词语,可选择“开阔辽远”“壮远辽阔”“明净澄澈”等;第三步,体现的情感。答题模式为:季节或地域+描述相关诗句的图景画面+景象基本特点蕴含感情,如本诗颔联“落木”“天远大”可知为暮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照现代汉语语法,律诗词序调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B.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
C.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寒宵霜雪霁。
D.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闻战伐千家野哭,数处渔樵起夷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