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北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于其址
B.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C.则或咎(责怪)其欲出者
D.有碑仆道,其文漫(模糊)灭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有怠而欲出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小题3:下列句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当其欣于所遇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不能喻之于怀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许善心,宇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始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之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
宇文化及杀炀帝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之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丈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广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反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人大负气。”命捉将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垂涕再拜受诏 涕:眼泪
B.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推:审问
C.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候:等候
D.虽不满日,阙于宿卫阙:空缺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3分)
①善心哭尽哀,人房改服???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所涉猎的范围很广,被徐陵称为神童。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这些部门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只是朱颜改(代称少女,此指宫女)都门帐饮无绪(国都)多情自古伤离别(为……悲伤) B、此去经年(年复一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深情蜜意)银汉迢迢暗度(银河) 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封狼居胥(封闭山界)荠麦弥望(满眼) D、淮左名都(淮水东面)因自度此曲(创制)难赋深情(表述)
4、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D. 挟飞仙以遨游???? 作师说以贻之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①,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②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③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祐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注:①初机之士:指最初有智巧变诈之心的人。②欺松桂而诱云壑:南齐人周顒隐居钟山(今江苏江宁北),后应诏为海盐令,时人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借山灵之口,指斥他假充隐士,称他“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诱,引诱,欺骗。③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于娄公所/舍:留宿
B.非特深山之中/特:只是
C.药不二贾/贾:通“假”
D.信道未笃/笃:诚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以朝市为大隐耳/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子何疑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重为乡党所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斋的本身作记述描画,而是从题外作淋漓发挥,以对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名为隐士而实为热中于利禄之徒的丑恶面目。
B.文中称隐于朝市者为大隐,是因为身处于名利场中,而能心控自如,神志专一,不为外物的诱惑而致迷乱。
C.文章以今之“乾没氏”钻营牟利的卑劣行径反衬古代隐士的高尚行为,表达了作者厌恶世俗,崇尚归隐的思想。
D.文章末尾,借韩伯休的故事,对娄公求文以显名的所谓隐士行径予以巧妙的讽刺和委婉的劝戒。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