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03:54: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谒金门??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②劳苦?谁在玉楼③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②“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3分)


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写燕子无家可归、闷愁不语,暗示国家山河破碎,百


本题解析:(1)(3分)
(2)(3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①。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②。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类楚囚”“学齐优”,都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②黄州:宋代叫黄州齐安郡,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陆游于乾道六年八月赴夔州通判任,路过黄州。③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见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景抒情。“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天意无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小题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1分)园内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首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作具体分析。其中水是静景,树影动为动景,属于动静结合;“山光窥”属于拟人的修辞;本联主要写园中景色之美,上半句是正面描写园中的景物,下半句通过“山光窥”侧面突出园中景色之美。
小题2:
试题分析:本诗最后两联写到了幽竹、寒花、新月等意象,这三个意象就是诗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所以明确了这三个意象的象征含义,就能分析出诗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潞河①听笛
[明]戚继光
茫茫辽海无鳞羽②,戌客寒深妾怨深。
何处少年吹铁笛,愿风吹入阿郎心。
注:①潞河:也称白河,即北运河,与南北大运河相连,北通北京,东南通天津,经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