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谒金门??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②劳苦?谁在玉楼③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②“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3分)
参考答案:(1)上阕通过写燕子无家可归、闷愁不语,暗示国家山河破碎,百
本题解析:(1)(3分)
(2)(3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①。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②。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类楚囚”“学齐优”,都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②黄州:宋代叫黄州齐安郡,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陆游于乾道六年八月赴夔州通判任,路过黄州。③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见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景抒情。“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天意无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小题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1分)园内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首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作具体分析。其中水是静景,树影动为动景,属于动静结合;“山光窥”属于拟人的修辞;本联主要写园中景色之美,上半句是正面描写园中的景物,下半句通过“山光窥”侧面突出园中景色之美。
小题2:
试题分析:本诗最后两联写到了幽竹、寒花、新月等意象,这三个意象就是诗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所以明确了这三个意象的象征含义,就能分析出诗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潞河①听笛
[明]戚继光
茫茫辽海无鳞羽②,戌客寒深妾怨深。
何处少年吹铁笛,愿风吹入阿郎心。
注:①潞河:也称白河,即北运河,与南北大运河相连,北通北京,东南通天津,经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