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道学传序
陈献章
自炎汉迄今,文字记录著述之繁,积数百千年于天下,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许文正语人曰:“也须焚书一遭。”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广东左方伯陈公取元所修《宋史?列传》中《道学》一编镂板,与同志者共之。《宋史》之行于天下有全书矣,公复于此留意焉。噫,我知之矣。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夫子之学,非后世人所谓学。后之学者,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天之所以与我者,固懵然莫知也。夫何故?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宜君子之忧之也。是故秦火可罪也,君子不讳,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
夫子没,微言绝。更千五百年,濂、洛诸儒继起,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更相讲习而传之。载于此编者,备矣。虽与天壤共弊可也。抑吾闻之:《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于玩物丧志。
今是编也,采诸儒行事之迹与其论著之言,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者,而勿以见闻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也,得自我者也。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此野人所欲献于公与四方同志者之芹曝也。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宋史》卷427)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汗牛充栋,犹未已也 已:停止。
B.宜君子之忧之也 宜:应该。
C.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 鲜:很少。
D.夫子没,微言绝 绝:拒绝。
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①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 ②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 ③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 ④察于动静有无之机 ⑤去耳目支离之用 ⑥乃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是秦王残暴的行为,但也有可取之处,它对于当今学风的背理和有害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吾之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此暴秦之迹,文正不讳言之,果何谓哉?(4分)
答:
⑵ 非与秦也,盖有不得已焉。(3分)
答:
⑶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3分)
2、阅读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对曰:“然。”?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翻译下面句子
1、(1)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2、从选文中,你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什么?
3、阅读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C.汉乃勃然裹创而起——创:伤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
2.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公乃敢上璧
B.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C.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彭泽去家百里……故便求之
D.大敌在前而公伤卧——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①毕,视狱,问狱吏曰:“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对曰:“小窃尔。”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初法必行,当杖毙之。”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是真健吏,毋犯法。” 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犯法者死,何哭为?”对曰:“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再予十金,且严饬曰:“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老捕捉也。”其人叩头去。
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言曰:“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巡道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遽令夺镪橐归。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曰:“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
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出券视之,购价万金。???(出自《台湾通史》,有删改)
注解:①庙:妈祖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法必行,当杖毙之杖:用木杖
B.故事供帐甚奢故事:旧例
C.今若再丈,将大病民病:使…生病
D.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衔: 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文催愈急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
B.讯之,则前所纵也。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
C.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今若再丈,将大病民
D.毋居此,为老捕捉也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
小题3:下列句子体现朱山是一位为政谨慎的健吏的一组是(???)
①小窃何足系?②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③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④遽令夺镪橐归⑤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⑥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朱山任彰化县知县时,用杖打死小偷,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朱山是一位真正的强健有力的酷吏!
B.朱山治政谨慎,每天两次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审理案件时有人私下送钱给他,朱山不接受。
C.朱山在做滦州知州时很得民心,因巡道德文陷害而遭到逮捕时,当地百姓纷纷誓死相护。
D.朱山不同意朝廷下达的造册丈量田地的文告,是因为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如果再造册丈量,百姓就要多缴赋税 ,这将大大伤害百姓。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百 姓 曰 若 然 则 我 等 护 公 往 鞫 有 不 测 愿 同 死 甫 登 舟 而 担 馈 糗 粮 者 投 舱 几 满。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3分)
②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4分)
5、阅读题 翻译课文句子
小题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指南录后序》)
小题2: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小题3: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