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14:06: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同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①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释】①在杜甫写这首诗之前,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②《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从颔联上下句中各找出使用传神的一个字,并分别鉴赏妙处。(4分)
(2)联系全诗,说说诗歌中的“愁”有哪几层内涵。(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海棠
袁枚[注]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试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村居》一诗。(不少于150字)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村居》一诗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日村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宜兴作
苏 庠
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归鸿,夕岚①千万重。
荒陂垂斗柄②,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
注 ①岚:山林中之雾气。②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
(1)简要分析本首词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2)本首词结尾两句有怎样的深刻含意?


参考答案:(1)开篇两句以寒风、低云、寒溪、冰谷等景物写风吼云涌、寒溪


本题解析:
第一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意境。
提问方式
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意象(意境)图的优或劣,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就全诗某一联赏析。
3、诗中某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或关系。
答题步骤
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表达作者诗情。
解答提示:
1、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①用自己的语言而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天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唐、宋公文用语。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小题1:该诗之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对其表现手法进行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两句对仗工稳,都以拟人手法,动静结合,用“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中的“拂”和“侵”是动词,前面的主语是“声”和“影”明显是拟人,并且赋予“声”“影”以动态,应该是化动为静,手法找到之后结合诗句进行解释,最后答出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一项和情感的题目,意象是“竹”,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被贬”和之中的关键词语“不随”“孤贞”“雅趣”“清欢”,结合本诗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答题时概括形象特征,然后答出志向。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