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晚 春
韩 愈
百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主旨有人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有人以为是讽无才之人,你同意什么看法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拟人。这样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月乍出,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以静衬动,营造出“夜静”“山空”的静谧氛围。
B.“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冷,即心冷,诗人借无声的冷月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痛惜之情。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这里指拂晓之月,诗人借残月表达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地写出离愁别绪。
D.“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的月亮仍多情地照着这残破的古城,寄托了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深沉感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宗之家初序潇湘图①
[金]吴激②
江南春水碧如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注]①宗之:金人杨伯渊,字宗之,累官山东东路转运使。初序:古代建筑中,隔开正堂东西夹室的墙,即东西厢。潇湘:在今湖南。②吴激:金代作家、书画家。北宋末年,奉命使金,金不遣返,屈节仕金。
小题1:透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
小题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羁留他乡,怀念故土,黯然神伤的老者形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人物形象的题目,人物形象一般和诗歌的主旨有关,答题时从题目、注释和只要的表情达意的此句入手,本题主要的词语是“客子”“鞍马”“老”。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从“忽见画图”“而今”可见是虚实的描写,虚写“潇湘山水画境”,实写“而今的悲凉”,通过对比,表现内心的凄苦。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解释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三、四句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话,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小题2】对这首诗主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一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将“别人”理解为“楼上的人”太实,与全诗意境不符。“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是一幅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②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