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24 22:14: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小题1: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离愁别恨。(1分)前两句通过“春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在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来体会,由“行人”“酒半酣”“离恨”可联想出一幅难舍难份离别画面,由此可感悟出“春潭”“系”住“画舸”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来表现主客的离愁别恨。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载”“离愁”两方面来赏析其妙处,“离愁”是抽象的、无形的情感,而一个“载”字却把“离愁”拟人化,具体形象化,可触摸的实物,起到化虚为实的表达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诗歌鉴赏。(10分)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小题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说明。(4分)
小题2:有人评价本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热爱自然,支露支风,留云借月;②傲视权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小题1:从词的下阕来看作者写的是庭院荷池上的雨,但上阕却写午梦西湖,这样构思目的什么?
小题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分别运用什么手法来咏荷上雨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借梦中西湖之美,满湖荷花满湖荷香,满


本题解析:
译文:苏云卿,广汉人,绍兴年间,来到豫章东湖,修筑庐舍居住在那里。对待邻里很有礼貌,无论贵贱老少都尊敬他,称他为苏翁.苏翁身高七尺,长着一副漂亮的胡子,不苟言笑,穿布衣草鞋,终年不换,未曾生病.
苏翁除去荆棘,用土筐运来石子垒成菜圃,耕耘、种植、除草,灌溉培土,都很有方法。即使酷暑严寒,土焦草冻,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①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②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③。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④!
【注】①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此诗作于被俘后。②于氏:于谦。③一枝:喻栖身之所。④鸱夷:皮制口袋。史书上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灵异录》说子胥魂怒,驰水为钱塘江潮,“常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
【小题1】请简析首联的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写了诗人自觉走向死亡时的哪些心态?请结合诗句作分析。(6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首联点题,诗人于国破家亡之际,决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首联的作用。一看与标题的关系,点题;二看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做铺垫,有情感词的话,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三看表达方式,如是写景,点明时间、地点、时节等等,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这两句的意思是国破家亡到何处去,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样。此处的榜样是指岳飞和于谦。首联点题——“甲辰八月辞故里”,述及辞故里、向杭州之行,且表明欲效民族英雄于谦、岳飞,魂归西湖,此句说“有我师”,而后面几联就讲到这两位,所以也是为下文做了铺垫。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题文】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11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这首诗是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