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 ??
B.七月既望——望:农历初一 ??
C.举酒属客——属:劝人喝酒 ??
D.横槊赋诗——槊:长矛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之六世孙也。祖悦,仕石季龙,位司徒右长史。父潜,仕慕容日韦,为黄门侍郎。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
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犹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
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衮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晋使来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宏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号。故《诗》云‘殷商之旅’,此其义也。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以是登国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亦奉进魏土。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征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
(选自《北史·列传第九》,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号曰冀州神童号:被称为。
B.帝素闻其名素:向来。
C.或因所生之土或:或许。
D.逮于陛下,应运龙飞逮:直到。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崔宏“有俊才”的一组是 ( )
①并以才学称 ②众务修理,处断无滞 ③左迁著作佐郎 ④弃郡走海滨
⑤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⑥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宏是魏司空崔林的六代孙。他的祖父崔悦在石季龙手下做官,他的父亲崔潜在慕容日韦手下做官。祖父和父亲都凭才学闻名。
B.崔宏少年时才智卓越,被称为冀州神童,苻坚听说后,征召他为太子舍人。他以母亲生病为借口推辞,没有前去就职。
C.道武帝下令商议国号时,崔宏建议继续使用魏这一称号,不再创立新国号,并引经据典地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
D.道武帝死后,明元帝没有即位,清河王拓跋绍趁人心不稳,拿出大量财物布帛,赏赐朝廷官员。只有崔宏没有接受拓跋绍的财物。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馋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①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②之势成,楚国之形危;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数不至,与聊城兵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不耻其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於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愿公择一而行之。”
燕将见鲁仲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注】①信:伸张。②衡秦:与秦“连衡”。衡,通“横”。指六国东西联合共同侍奉秦国。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因保守聊城,不敢归保守:保卫,守住
B.不耻其身在缧绁之中缧绁:累赘,牵累
C.颜色不变,辞气不悖颜色:表情,神态
D.天下震动,诸候惊骇惊骇:惊慌,害怕
小题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鲁仲连说服燕将放弃聊城的一组是
①聊城人或谗之燕???????????②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③与齐久存,又一计也????????④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⑤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⑥恐已降而后见辱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国久攻聊城不下,鲁仲连写信绑在箭上射给城中的燕将。
B.鲁仲连指出齐军对聊城势在必得,预见燕将无法继续守城。
C.鲁仲连又勾画出燕将班师回国、得以确立功名的美好前景。
D.管、曹二士的非凡事迹使得燕将羞愧难当,最终只好自杀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②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③,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下,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日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块,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日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飓,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日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④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栀,耳目肺肠,悉为已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日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liáo):一种鸟。②迂叟:作者自称。③熙宁四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④纴(rèn):纺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疏:清洗,清除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厚:巩固
C.围三丈,揽结其杪——杪:树枝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盥:洗手
2.以下句子中,全部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飓
③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红采药
④行无所牵,止无所棍,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回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对独乐园的描写,并肯定了这些圣贤的论述。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无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自己外,没有提及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宝 绘 堂 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