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小题1】在诗中,诗人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征?(3分)
【小题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冷清;静寂。营造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秋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找出诗中所写景物,然后归纳出这些景物的特点。诗的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营造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秋夜图。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4分)
(2)简要分析,本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1)本诗前两联从三个方面照
应诗题中的“笼”字的: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安公子
袁去华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
小题1:简要解说“嫩黄匀遍鸦啼处”一句中“匀”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匀”,均匀的意思。这句词用“匀”字,一方面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炼字题的答题要点为:解词、释句、作用。本题“均匀”一意能答到,但“匀”还有“抽出一部分给别人”之意,本义学生难以想到,但后文的“春堂浅”与“匀”照应,如果读诗仔细还是能看出来的。
点评:本题不同于一般的炼字题,考到了一个字在同一语境中的多个含义,可见命题者命题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应有意识地去关注双关、谐音等词语。
小题2:试题分析:意境是由意象融合诗人情感而形成的。本题所选诗句中的意象有“东风”“泪眼”“烟波”,还有明显透露诗人情感的词,“独立”“寄”,综合分析即可得出“凄凉”“感伤”“忧伤”“悲凉”之类的意境。
点评:本题的答案不规范,“表达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和羁旅的悲凉情怀”应删去,会让学生混淆意境与情感这两个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后因光气非常而被发现。打开后,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颔联寓情于景。“河桥不相送”:与好友别离固已难堪,但作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题目。(8分)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小题1:蒋诗“寒衣针线密”让人联想起孟郊《游子吟》“__???? __ ,意恐迟迟归”句。(1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蒋诗)中的“母亲”形象。(3分)
小题3:探究两首诗体现出的相同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临行密密缝
小题2:勤劳善良、牵挂体谅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记忆的题目,结合诗歌内容和基础答题。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题目,首先结合诗歌内容概括,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解释。分析形象时注意词语“爱子”“怜”“问苦辛”“针线密”。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作答,关键语句有“愧”“此时有子不如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