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3-06 04:20: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狄仁杰 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秋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gua)误,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 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表奏,特敕 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祖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铺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州将轻元帅耶?何征发之不赴!仁杰,汝南勃乱,一越王耶!”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光辅质之,仁杰曰:“明公亲董戎旃[注] 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钜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 斩足下,当北面请命,死犹生也。”遂为光辅所譖,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赐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国公。哀荣备子三朝,代莫与为比。? (选自唐·刘肃《大唐新语》有删改) 【注】戎旃:本指赤色的军旗,此处代指军队。 小题1: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官人五千余口没:抄没、没收 B.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毁:受诋毁 C.明公亲董戎旃二十余万董:统率 D.哀荣备于三朝哀荣;死后得到的荣誉
|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狄仁杰拯教无辜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①止司刑使,停斩决?②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③相携哭于碑侧?④将士恃威 ,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5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6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狄仁杰认为属下六百余名反对武则天的官员是受到牵连而犯死罪的,因而上书请求免除他们的死刑。
B.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到丰州,丰州和宁州的百姓闻讯,都为此抱头痈哭,伤心至极。
C.宰相张光辅在平定越王叛乱的过程中,对百姓横征暴敛,狄仁杰刚直不阿,痫斥了他的这一暴行。
D.狄仁杰生前,老百姓就为他立碑立祠;在他死后,则天、中宗、睿宗三朝都为他赠官封爵,备极哀荣。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满分8分)
(1)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4分)
译文:
?
?(2)遂为光辅所譖,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4 ?分)
译文: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用斜线(/)给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疾 耕 则 家 富 家 富 则 市 得 良 犬 于 是 猎 兽 之 获 常 过 人 矣 非 独 猎 也 百 事 也 尽 然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B.望美人兮天一方(美貌女子)/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
C.盈虚者如彼(缺)/冯虚御风(空)
D.既白(已经)/洗盏更酌(更换)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岭①记(节选)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②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注】①梅花岭,扬州(今江苏扬州)广储门外的一个土山,山上梅树很多。②史忠烈公:即史可法,明末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崇祯时进士。崇祯皇帝自缢后,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帝位,史可法任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清兵南下时,自请至扬州督师,孤军抵抗,兵败殉国。忠烈是他的谥号。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用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克:战斗取胜
B.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旧:故交,老交情
20080806
C.
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审:审问
D.承畴大
恚恚:恼怒
小题2: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史可法刚勇忠烈的一组是(3分)(?)
①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 ②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③忠烈大骂而死? ④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⑤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 ⑥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小题3:下列有关对原文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即扬州城)被清兵围困,情势危急。史可法知道局势难以挽救,心中已有以身殉国之意。
B.有人说,史可法没有死在城中,又有传言说,史可法没有死。这些说法,都表明人民群众对史忠烈公的敬仰,希望抗清英雄仍活在人间,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
C.德威答应史可法的请求,在城陷的紧急时刻,为免于落入敌手,帮助史可法“成大节”,但最终因为时间来不及而没有下手。
D.作者用“梅花岭记”作为标题,既是因为梅花岭是史可法所葬之地,也是因为作者要用“梅花”来象征和歌颂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忠勇气节。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⑴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3分)
⑵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分)
⑷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
|
|
?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君尝为晋君
赐矣?赐:赏赐
B.又欲
肆其西封?肆:大肆
C.剑
坚,故不可立拔。?坚:牢固
D.断其左股。荆轲
废?废:废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敢
以烦执事?
以次进。至陛下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将
焉取之?
C.以乱易整不武。吾
其还也?卒起不意,尽失
其度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越国以
鄙远
②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君安与项伯有
故
④烛之武
退秦师
⑤朝济而
夕设版焉
⑥阙秦以
利晋
⑦使使以
闻大王
⑧素
善留侯张良
⑨共其
乏困
A.?①⑥/③⑨/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⑨/③/④⑦/⑤/⑥⑧
C.?①⑧/②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⑨③/④/⑤/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