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 A.妻年犹盛,而容色美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何不重乎?B.徐公何能及君也 ![]() C.妻乃轻服诣卓门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以其头县轭,鞭扑交下D.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希文①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②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②敖仓:粮仓。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领:治理,管理。
B.希文乃纵民竞渡纵:放纵,任由。
C.又新敖仓吏舍新:修缮,翻新。
D.皆欲以发有馀之财发:分发,发给。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粟及募民存饷存饷:指开展救济工作。
B.文正乃自条叙条叙:指上书逐条陈述。
C.日无虑数万人无虑:没有忧虑。
D.两浙唯杭州晏然晏然:安然无事。
小题3:对下列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殍殣枕路:饿死的人倒卧在道路上。
B.工作鼎兴:工作起来大有兴趣。
C.不恤荒政:不顾救济灾荒的政事。
D.嬉游不节:娱乐游玩不加节制。
小题4:文段中提到的范仲淹,是?(朝代)的名臣,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这篇文章是他应好友 ??之约而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中范仲淹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他的谥号为?,选文段首的“皇祐二年”,其中“皇祐”是?。(每空1分,共7分)
小题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
(1)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2分)
(2)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2分)
(3)荒政之施,莫此为大。(2分)
3、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终日不成章——章:文章
B.山不厌高——厌:满足
C.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性格
D.对酒当歌——当:应当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①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②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
[注] ①玄: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固辞疾笃——辞:推辞。
B.环堵之中——堵:院子。
C.月致羊酒——致:送给。
D.延问得失——延:延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隐于壶山之阳——室西连于中闺
B.乃为英设坛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待以师傅之礼——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怪而问之——拔剑撞而破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注,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日:“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
[注]安堵:安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躬: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乖:背离。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 )
①询问风俗,示以祸福 ②独庆礼甚陈其利 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
④招辑商胡,为立店肆 ⑤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 ⑥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讼桓彦范防略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百姓安居乐业。
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
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给他加谥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
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准则;于是加谥为“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