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①止司刑使,停斩决?②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③相携哭于碑侧?④将士恃威 ,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5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6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毁:撕毁,毁掉。
小题1:C;②是向武则天表示自己的忠诚,③是侧面表现,⑥是老百姓对狄仁杰的怀念。小题1:D;A项被判死刑的是士人、百姓,并非都是狄仁杰的属下官员。B项刺配丰州的是免死的囚徒,不是狄仁杰。C项这是“既平之后”的事。
小题1:①似乎是在替谋反的人说情,知道了(这件事)又不说,恐怕违背了皇上您怜悯(天下百姓)的本意。(“逆人”1分,“论理”1分,“乖”1分,“存恤”1分,共4分)
②为此他被张光辅所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被召回任命为魏州刺史。(“为……所”1分,“谮”1 分,“左授”1分“寻”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用斜线(/)给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疾 耕 则 家 富 家 富 则 市 得 良 犬 于 是 猎 兽 之 获 常 过 人 矣 非 独 猎 也 百 事 也 尽 然
参考答案: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3分。断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本题解析:语段翻译: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了很长时日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的乡里邻居。(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想要得到好狗,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想让我通过努力耕作获得钱再去买好狗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因此打到的野兽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 ,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B.望美人兮天一方(美貌女子)/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
C.盈虚者如彼(缺)/冯虚御风(空)
D.既白(已经)/洗盏更酌(更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岭①记(节选)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②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朝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注】①梅花岭,扬州(今江苏扬州)广储门外的一个土山,山上梅树很多。②史忠烈公:即史可法,明末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崇祯时进士。崇祯皇帝自缢后,福王朱由菘在南京即帝位,史可法任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清兵南下时,自请至扬州督师,孤军抵抗,兵败殉国。忠烈是他的谥号。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用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克:战斗取胜
B.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旧:故交,老交情
20080806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⑴我要写信给母亲,将你列入族谱的孙辈之中。
⑵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
⑶本来是当时的英雄,可是现在在哪里呢!
⑷(我)因此认为只要是这永州的山水中有特点的景致,我都游览过了,然而却不曾知晓西山(景物)的奇异特色。
本题解析:
小题1:C项中“审”应解释为“确实、真实”。
小题2:②为交代后事,当时还不是表现;⑤是传闻;⑥与刚勇忠烈无关。
小题3:“最终因为时间来不及而没有下手”错误,是因为不忍心。
小题4: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时注意以下:⑴句“书”、“谱”、“诸”;⑵“ 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宾语前置;“上”、“下”,名词作状语;“用”,一词多义,解释为“因为”。⑶“固”,“本来”;“……也”,判断句式;“安在”,宾语前置。⑷“山水有异态者”,宾语前置句;“而”,“然而”,表转折;“怪特”,“奇异物色”。
附:参考译文
顺治二年四月,江都被包围,情况很危急,督师扬州的宰相史可法知道局势难以挽救,就召集众将告诉他们:“我发誓与此城一起殉难,但仓促之中我不能落到敌人手里而死,谁能到时帮助我完成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慷慨地应允。史可法高兴地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以同姓的身份做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给母亲,将你列入族谱的孙辈之中。”
二十五日城陷落了,史可法拔刀要自杀,将军们果然争着上前抱住,史可法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流着眼泪而不忍拿刀,于是史可法被将军们簇拥着走了,到小东门,清军的兵士像树林般密密麻麻地来到,兵马副统帅马鸣騄、扬州太守任民育、以及众将如都督刘肇基等都死了。史可法就瞪大眼睛对敌人说:“我就是史阁部。”于是他就被抓住并带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来称呼他,劝他投降,史可法大骂敌人而被杀。当初史可法曾留下遗言:“我死后,应把我葬在梅花岭上。”到此时,史德威找他的尸骨却找不到,就把他的衣帽葬了。
有人说:“当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到史可法穿着青衣戴着黑帽,骑着白马出了天宁门投江而死,未曾死在城里。”自从有了这一说法,在长江南北两岸,都传说史可法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的抗敌义军迅猛发展,都假托史可法的名义,好像陈胜托称项燕之名一样。苏州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押送到南京,经略洪承畴过去同他有过交往,问他:“先生在军队里,可详细知道原来扬州的宰相史公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孙公回答道:“经略从北方来,可详细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统帅洪公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死呢?”洪承畴大怒,急忙喊叫部下推出杀了他。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参考答案:1、C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