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行李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时
2、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于困者终于亨/亨:通达。
B.目击之而身历之/历:经历。
C.以写故国之戚/戚:悲戚。
D.自律的也/律:规律。
3、阅读题 阅读下列《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 公予丑上》 )
(1)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 述而》 ) 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5、阅读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
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依,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惨
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交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听子孙改之听:听从,听便。
B.诏书切让让“责备
C.咨乃谢病去谢:谢罪
D.所凶无状,干暴贤者干:冒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畅,为博士
②因请为设食
③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
④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B.咨恐母惊惧
C.居贫,朝夕无储
D.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
就。
B.有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怕强盗吓坏母亲,先到门口迎盗,强盗被他的孝行感动,惭愧而去。
C.赵咨上任途中,经过荥阳,不因为曹暠效法自己的孝廉而停留,于是曹暠感到很惭
愧,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赵咨后就辞官归家。这件事,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
的影响力很大。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葬法。赵咨的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