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7-17 20:51: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于困者终于/亨:通达。
B.目击之而身之/历:经历。
C.以写故国之/戚:悲戚。
D.自的也/律:规律。



3、阅读题  阅读下列《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 公予丑上》 )
(1)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 述而》 ) 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
B.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检验)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清楚)
D.锲而不舍,金石可(雕刻)



5、阅读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
  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官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地,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依,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惨
  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之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交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听子孙改之听:听从,听便。
  B.诏书切让让“责备
  C.咨乃谢病去谢:谢罪
  D.所凶无状,干暴贤者干:冒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畅,为博士
  ②因请为设食
  ③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
  ④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B.咨恐母惊惧
  C.居贫,朝夕无储
  D.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
  就。
  B.有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怕强盗吓坏母亲,先到门口迎盗,强盗被他的孝行感动,惭愧而去。
  C.赵咨上任途中,经过荥阳,不因为曹暠效法自己的孝廉而停留,于是曹暠感到很惭
  愧,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赵咨后就辞官归家。这件事,足以说明赵咨在当时
  的影响力很大。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葬法。赵咨的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B.行李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居山东



2、单选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