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7-17 21:11: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舟中读元九[注]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元九:元稹的别称。元稹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1.这两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两首诗的最后一句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小题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是怎样表现“早行”的?请举例作简要分析。(3分)
?
?
小题2:此诗三、 四句主要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何效果?(3分)
?
?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有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说明理由。(2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两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两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
2、对《上邪》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A、全诗虽仅有三十五个字,且多是直白的口语,语言简短质朴,却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B、“我欲与君相知”的“君”是对男子的美称,由这个称呼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借女子的口吻来写的。 C、全诗以愉悦而激动的笔调,歌颂了如火山爆发一样炽烈而忠贞不渝的爱情。
D、我国古代写爱情的诗歌,一种是用曲折的笔法写出回肠百转式的爱情,一种是用奔放的笔法表现火山爆发式的爱情。《上邪》属于后者。



5、阅读题  古诗鉴赏。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⑴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刍。”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